关于文明祭祀倡议书模板集合六篇

学问乐 人气:2W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倡议书,不同的倡议书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祭祀倡议书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文明祭祀倡议书模板集合六篇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1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清明节祭奠先人、缅怀逝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倡导文明、环保、安全祭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助力我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创文办、文明办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大力推广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朗读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组织祭先烈、敬先贤等各种缅怀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二、保护环境,低碳祭祀。自觉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陈旧祭拜习俗。树立环保意识,在祭祀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不毁林毁地,不污染空气河流,自觉维护环境的优美、整洁,让我们的天空更蔚蓝、城市更洁净。

三、维护秩序,安全祭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交警部门指挥,安全出行,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在殡仪馆、公墓山、骨灰堂等祭祀场所,要服从管理部门安排,严格遵守祭祀场所有关规定,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发生,一旦出现火灾,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四、崇尚尊老,传递孝心。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美德,树立厚养薄祭的新观念,把对逝者的缅怀从注重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对在世老人要多关心,尽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用真诚的孝行教导下一代感念祖德,传递孝心。

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财富。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倡导文明、环保、安全祭祀,共同度过和谐清新的清明节。让我们以文明行动扮靓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形象,争当文明市民,为我市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此致

敬礼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2

20xx年1月11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一汽自立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x车队的志愿者一起在社区孙晓萍书记的带领下,对小区内的驻街单位-五十四综合市场及附近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准备从源头抓起,查找烧纸及迷信祭祀商品的来源,彻底从源头杜绝焚烧纸钱等不文明祭祀行为的产生。针对这一事宜,一汽自立社区制定了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 发一封"文明祭祀 绿色春节"倡议书,发放宣传单引导居民文明祭祀。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逝者在时多敬孝,丧葬祭祀少花费。社区干部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坚决反对丧葬祭祀奢靡之风,用实际行动影响家人、朋友和身边群众。

二、将社区工作人员及x车队志愿者分成x个小分队,对辖区内的街路、小区及市场全覆盖地毯式排查,将"绿色春节、文明祭祀"的宣传工作做到首位。对主要路口进行死看死守。禁止小商小贩街头贩卖纸钱等祭祀用品。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 倡导文明祭祀、提供文明祭祀场所

在社区会议室设立哀思墙、粘贴板。亲情信箱。开展集体公祭、家庭追思、鲜花祭奠等新型文明祭扫活动,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颂读祭文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不在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冥纸、不抛撒纸钱,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行为。

文明祭祀,从当下开始,自觉实行文明殡葬,移风易俗,自觉遵守丧葬礼俗改革的规定,用文明祭祀实际行动,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春节。是一汽自立社区工作者的最大心愿。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3

全市干部群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缅怀逝者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德阳市民政局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倡议。

一、珍爱环境,从我做起。每个公民要自觉摒弃路边烧纸的不文明祭祀方式,遵守社会公德,遵照城市管理规定,不在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十字路口和社区楼院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冥物、乱放鞭炮。

二、绿色清明,文明祭祀。崇尚厚养薄葬,尊老爱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丧葬祭祀时少花费,做到追思先人,俭朴为本。大力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公祭悼念等文明祭祀活动。

三、错峰祭扫,避开拥堵。预计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公墓群众祭扫高峰在3月14日、15日、21日、22日、28日、29日4月4日、5日、6日。请广大群众合理选择恰当的出行方式,避开扫墓高峰时段,避免拥挤,减缓交通压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现场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自觉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

四、注意安全、严防火灾。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祭扫时要加强防火意识,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纸钱、香烛在指定区域焚烧,不乱丢烟蒂。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其次要注意拜祭时焚烧物的管理,防止飞火引燃周围杂草;最后对焚化过的祭品应仔细检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灾隐患。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清明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人们扫墓祭祖时随地烧冥币、泼洒酒水、食品等祭奠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可能引发火灾,隐患颇多。为此,学校倡议,营造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文明祭奠新风。

一、采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升清明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传承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礼仪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破除焚烧纸钱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同时大力倡导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

二、引导人们进行"鲜花祭祖"、"网络祭祖"、"认养树木"、"家庭追思会",用植一棵树、献一束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清扫墓碑等方式,人,既能寄托哀思,又不奢侈浪费,还有时代特色。

三、自觉保护环境,不在县城街道、公用巷道等场所烧纸,严禁在小区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以防火灾发生。

四、每个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文明祭祀。

五、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倡导祭祀新风,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沙湾三小

20xx年4月1日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5

广大市民朋友:

清明节是群众进行祭祀活动的高峰时期,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自3月25日起,县民政局决定清明节期间在殡仪馆设点为祭祀群众免费赠送鲜花,以“鲜花换鞭炮、纸钱”的形式,提倡社会各界人士环保、文明、健康、安全过清明,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化“六城同创”内涵,营造印江良好形象。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祭奠陋习。树立文明祭祀观念,倡导绿色祭祀新风,做到文明祭奠,节俭祭奠,破除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营造文明祭祀新风尚。

二、倡导环保,选择文明祭奠方式。树立文明环保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大力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团体祭祀等文明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提升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三、提倡节俭,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以文明节俭的方式追思逝者。树立文明意识、公德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

四、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共青团员要以身作则,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带头践行荣辱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五、错峰祭扫,过一个安全和谐的清明节。增强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祭扫秩序。不在山头、林地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节日氛围和祭祀环境。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用文明行为扮靓文明县城,为建设“和谐印江·美丽印江”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6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广大人民群众习惯采取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燃放鞭炮的方式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为尊重传统习俗,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以下倡仪:

转变观念,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树立科学祭祀观,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做到理性祭奠、节俭祭奠,以肃穆、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

爱护环境,采取文明祭奠方式。

树立生态、环保、低碳意识,在祭祀过程中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不污染空气河流,不出现火险火灾。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开家庭追思会、撰写追忆文章等祭祀方式,提升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遵守公德,推动社会文明祭祀。

遵守公共秩序,不在重要交通干线及路口、城乡大街小巷、河道两岸等公共场所烧纸钱、撒冥币、放鞭炮;不在山林草木区域焚烧祭品,以防造成大气污染和森林火灾,保障生态安全,捍卫青山绿水蓝天。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祭祀的推动者和传播者,过一个文明、生态、平安的中元节!

  20xx年8月21日

  xx市xx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