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学问乐 人气:1.52W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重新做一下自我介绍,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听懂:吾,陈氏之女,名海燕,今三十有三,不善言谈,自幼喜爱读书,每有所得,必欣欣然,吾愿与诸位成为友人,不知诸位愿否?

师: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

2、解释课题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味道

1、课件出示故事,激发兴趣

2、通读课文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3.检查通读情况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惠 诣 曰 禽 乃

4.生再读课文,读通顺。

师: 字音都读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棒,是不是?(指名读后,正音)

5. 师范读,读出节奏。

(1) 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

(2)(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6.交流学习古文方法

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

7.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同学们都读懂了吗?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重点引导理解“设、指以示儿、应声答曰、未闻、禽)

师:引导理解“设”时(课件出示)你用了什么方法知道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呢?

8.说故事

字词都理解了,同学们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谁来说说?

三、解疑难,探究文字意思

小组交流:

1、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3.比较“未闻孔雀是夫子”与“孔雀是夫子家禽”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四、展示评研 合作提升

1. 小组展示

2. 师生共同评价

五、熟读成诵

1.师:这么聪惠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个同学读。(课件配乐)

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

看着书朗读。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是不是?

六、拓展阅读

《世说新语》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七、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 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时,我文言文的.自我介绍入手,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说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组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新奇和亲近。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所以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三、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这样孩子们用上学习古文的方法,自主学习,还解决了疑难字词,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 在教学小结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他们读懂其它古文的兴趣,使得这堂课不单教会学生读懂《杨氏之子》,同时安排了《世说新语》里的两个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阅读量,还能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成就感。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我在教学时,对放开的度没有把握得很好,有些该放手的地方没放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求死板,老师牵得太紧,控制课堂意识较强。

2.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注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应该加入相应的大量的学生能够看得懂的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可以推荐一些古典名著给学生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兴趣。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

一、揭题导入:

1、 出示课题:老师:今天我们学习-----《杨氏之子》。指名读题,齐读。

2、 解题:

老师:知道题目意思吗?

学生:杨氏的儿子。

学生:姓杨人家的儿子。

老师:马老师父亲姓马,马老师就是------生(马氏之子)

老师:(指名) 你父亲姓 ----王,你是-----王氏之子

老师:你是----李氏之子 你是----

二、节奏诵读文言文:

1、 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觉得可以了就举手示意。

2、 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有人读就有人听,读文言文时要要有停顿,同学们要仔细地听。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读得太快。

学生:句号处要停顿。

再指名朗读,评价。

老师:有没有什么地方和他们读得不一样?

老师:有些地方没有标点,但你们有停顿,是哪些地方?

学生:孔君平 ? 诣其父 中间有停顿 (老师马上在中间处打上问号。)

学生:家 ?禽

学生:杨氏子? 儿? 父?

3、再读课文,释疑,读出节奏。

老师:文中有个多音字。为wèi 而不读wéi 同学们,有问题我们就要读课文,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看看注释,想想意思,你肯定会有收获。

学生再读课文

老师:读着读着,想着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自学互助,读好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学生:孔君平是人,后面要有停顿。

老师:孔君平是去干什么?

学生:拜见杨氏。

老师:拜见,怎么知道的?

学生:下面注释写着诣就是拜见。

老师:现学现用,马上就知道字义了。

学生:孔君平拜见杨氏,杨氏不在,把他儿子叫出来。

老师:再读这句,上面的问题解决了吗?

学生:解决了。(老师划去先前画的问号)

老师:是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读好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那 夫子家 ?禽呢?我们现在家禽要连起来,指什么?

学生:鸡鸭鹅

老师:听说过养孔雀吗?(没有)孔雀是指什么?(鸟,会飞的鸟。)那么夫子家禽就是----

学生:夫子家的鸟。

齐读。

老师:知道句子的意思吗?指名说。

学生: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父子家养的鸟。

读好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老师:君家 后面要停顿吗?

学生:要

学生:君在古文中是对别人的称呼。

老师:这里谁为谁设果?

学生:为孔君平设果。

老师:谁为孔君平设果?( )为( )设果,果有杨梅。课件

学生: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

老师:为设果,果有杨梅。 省略了之后感觉怎样?学生:简洁明了。

师 :为什么不是孔君平为杨氏之子设呢?

学生:应该主人为客人设。

老师:你很会学习,感谢你。

老师:同学们,读读注释,想想意思,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会意文言文:

1、 齐读课文。

2、 了解文章大意。

老师:古文跟现代文写法上有些相似,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是围绕一个句子来写的,哪个句子?

学生:第一句。

老师:浓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学生:子九岁。

老师:是吗?

学生:聪慧

学生:十分聪慧

指名读,齐读。

老师:甚聪慧就是---

学生:很聪明。

老师:这么简单的故事,杨氏之子甚聪慧又从哪儿知道的?

四、领会妙处,运用文言文:

结合学生的体会,引入人物对话,感受语言的精妙。

再读课文,杨氏之子甚聪慧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从对话中看出了他的聪明。

老师:谁愿意和老师合作?(以下是师生合作读的内容。)

老师: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学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 “此是君家果。”

学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 “此是君家果。”

学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 “此是君家果。”

学生: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笑。

老师:为什么会心地笑?

学生:老师一次比一次读得重。

学生:比较好笑。

学生:老师说个没完了。

学生:老师把提示语去掉了,同学也把提示语去掉。

老师:你觉得老师在刁难他吗?

学生:不是。

老师:你更感到什么?

学生:他们两个在开玩笑。

老师:孔君平把玩笑开在哪里?

学生:开在姓氏上。杨氏姓杨,杨梅中也有个杨字。孔君平的玩笑开在水果上。

老师:琢磨一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他把杨氏子和杨梅联系在一起,杨梅和杨氏成了一家人。

老师:这么会听的孩子。用一句话就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老师:仅仅表现他会听吗?

学生:他还很会说。

学生:也跟孔君平开了个玩笑。

老师: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氏子说,------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老师:杨氏子真会听,回答得如此巧妙。他的聪慧还表现在哪里?

学生:应声答曰就是马上回答,脱口而出。

老师:还有其他词吗?

学生:不假思索 毫不犹豫

老师:多么聪明的孩子!不仅会听,还会应答。这真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同学们和老师合作读,感受一下。老师是孔君平,你们是杨氏子。角色朗读。

老师:我们换一下,老师是杨氏子,你们是孔君平。角色朗读。

学生:此是君家果。

老师: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这样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

学生:未闻不仅让孔君平下了台阶,还不让他尴尬。

学生:不能去,杨氏子是个小孩,应该有礼貌。

老师:语言要婉转,像张老师这样,太没礼貌了。

老师:杨氏子只有九岁,但他却说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真的很聪慧。

五、背诵积累,延伸拓展:

老师:这篇文章出自一本书《世说新语》,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看看。文章中的生字我们再来记一记。出示课文填空题。

此时铃声响起。

老师:课文填空题同学们可以课后填一填。

老师:这篇古人一共只有55个字,会背诵的同学面朝下面听课的老师背诵一下,不会的也没有关系,可以看着读一读。

老师:谢谢聪慧的孩子们!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

【教材解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让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个聪明机智的小孩。

2、板书课题,齐读。谁来说说这个课题告诉我们?(重点理解“氏”“之”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因为古人写作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觉得文言文很难学,其实学文言文也不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打开48课,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你们5个人来读吧,1人读一句。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师评价: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

3、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我读,好吗?

4、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还可以读给你的同位听。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学生读得有点味道了。)

三、精读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师: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先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我们以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4、全班交流:

现在我们来走进这则故事,来认识这个聪明的小孩。大家读懂了这则故事吗?谁读懂了第一句先来说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5、在这个聪明的小孩身上有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谁来接着读?

6、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知道朗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杨氏子是怎样答的?这样答好在哪里?

四、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1、短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语言风趣幽默。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则短文,回味他的语言,你可以和你的伙伴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演一演。

2、学古文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背,方能学以致用。指名背。大家一起背背吧!把这则有趣的语言珍藏在脑海里。不会背的地方再看看书,会背的和大家一起背。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4、大家讲得真好,有没有同学来表演表演这则故事?(展示学生的表演。)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借助注释、插图读懂了《杨氏之子》,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它是那样凝练,仅仅只用几十个字,让我们感受都杨家小孩子的机智、聪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杨家的这个小孩的机智聪明。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短文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读:》,在该书中还写了许多聪明的小孩的故事,老师这里展示其中两篇,同学们来读一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