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媒对世界的影响力的论文

学问乐 人气:1.4W

今天,传媒业数字化传播的大汇流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才刚刚开启。因为人不能像识别文字那样去识别“比特”,因此,数字化媒体与人进行交互沟通必须依靠有效的中介,这个中介便是屏幕。媒介史上,以文字记载为特征的媒介发展持续了数千年,但信息的记载和接受模式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直在进行的是造纸技术和印刷工艺的改进活动。这只是一种发生在纸质媒介内部的局部改进。电子媒介出现之后,出现了广播、电视和电影媒体。电子媒介是音乐和动态图像生动展示和呈现的新型媒介。然在这种媒介格局中,因为功能各异,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并没有太大的冲突,两者基本上相安无事。从二十世纪初到九十年代,没有人能感受到电子媒介对纸质媒介造成多少威胁。数字媒介的出现,最终改变了这种情况。从二十世纪末期到现在,以数字化为统帅的新型媒体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冲击传统的印刷媒介甚至电子媒介的自然进化,快速挤压着其固有的生存空间,其节奏之快教印刷媒体措手不及,苦于周旋。

关于传媒对世界的影响力的论文

从蔡伦发明造纸术,毕升发明印刷术,到欧洲的古登堡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印刷术和机械印刷机,媒介的历史已经演进了几千年。人类造出了更加精美的纸张,功能更加多样,用途更加广泛,更加环保和廉价。印刷的工艺则更加先进,印刷效果更加逼真,视觉效果更加舒适。这种持续不断的改进缔造了传媒业最传统最古老的图书出版业,也滋养了伟大的全球印刷新闻业。

在纸张之前,人类使用了一些更低级的媒体用来记录信息。在中国,甲骨主要用于商代作为占卜之用。金是铜与锡的合金,流传于先秦时期,用于铭刻于钟、鼎等典礼仪式,因此被称为金文或钟鼎文。碣、碑和崖刻等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从秦朝到现代都有应用。竹或木头劈成长而窄的竹片称为竹简,先秦至三国两晋时期用来记录文字。用宽木板作为书写载体的东西称为牍。帛由蚕丝制成,是理想的书写用品。这些书写载体之间既有替代的关系,也是并存的关系。

相传造纸术是中国人蔡伦的发明。实际上,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最多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这符合科学发明的普遍规律,即伟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可理解为巨大数量的前人。造纸术是促使人类文化传播的伟大发明。与以前的传播媒介比较起来,纸张的传播速度更便捷、传播成本更低,它促使了纸质书和报纸的出现。除了图书,无论在西方和中国,都出现了早期的报纸。西方的意大利,古罗马都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周报和日报。中国有邸报、朝报和小报等报纸。其实,按照现代报纸的严格定义,它们统统都是官方用于宣扬政令的官方文书,最多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而现代报纸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虽则如此,它们还是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

在中国,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和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纸张的制造工艺也出现了很多革新,出现了活动帘床纸模。在制造技术上,中国古人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从而改进了纸的质量。公元六到十世纪,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和藤纸外,还出现了新式的竹纸。因为新技术和工艺的发明和应用,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我国造纸业质量先进,品种繁多。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草浆生产技木也有了很大进步。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后,欧洲人也学会了造纸,但是其成品纸不如中国的纸张柔顺薄韧。到19世纪末,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在欧洲得到迅速扩散,并且被中国引进。在当代,造纸工业发展前所未有,世界上所出现的新技术设备有、蒸煮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等等。

在造纸技术发展的同时,作为一个完成的纸媒行业的构成要件,印刷技术也同时革新着。印刷作为一门用来复制的实用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印章即是印刷的早期雏形。唐朝初期,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材质是坚硬的木材,故得名木版。但是木版的雕刻过程是很费力费时,成本高昂。宋代,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随着雕版技术和活字印刷的发展,公元1340年,我国发明了彩色雕刻套印版。到17世纪,又出现了木版水印版。在欧洲,14世纪的时候,德国人谷登堡发展出了铅、锑和锡合金活字,使文字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谷登堡最重要的贡献不是在使用了活字印刷而是在发展活字的铸造工艺方面。谷登堡发展出铅合金活字工艺,更容易铸造,印刷效果更加精良。1845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铬酸盐与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铜锌版,这是印刷媒介历史上又一重要变革。嗣后,海德堡的速霸系列平版胶印机则可以每小时印刷超过1万份单张印品。“二战”以来,电子计算机给印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化的变革,使文字排版从“铅与火”时代跃进到“电与光”时代。尤其在印前领域,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现给当代印刷业带来了又一次革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扫描、数码照相机、直接制版、数码打样、数字印刷机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式联合作业。进入21世纪,国际互连网络的普及与高速成长使得为跨国印刷业务的实现成为现实。

数千年来,印刷媒体的整体进步依托造纸和印刷工业。虽然造纸术的进步和印刷工业的个革命高潮迭起,但是本质上仍然属于改进的范畴,是内部的革新而不是彻底的革命。印刷媒体的扩散和影响永远受到识字人口和教育程度的制约。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水平低,识字人口少,则印刷媒体缺乏潜在的市场,无论如何也无法繁荣。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早期印刷媒体发达,特别表现在图书和期刊出版领域,就是因为教育普及早就的教育革命,培养的大量人口。第二就是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受过一定教育的工人群体和中产阶级,需要纸质图书的培养,他们也是现实的印刷媒体内容的消费者。识字人口和教育水平制约着印刷媒体的发展。

人类的媒介史在经过漫长的印刷媒介统治史以后,终于在20世纪之交迎来了电子媒介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就是广播、电视和电影。

广播的出现在电子媒介中是早的。略去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不谈,1920成立的KDKA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是负责颁发电台执照的美国商业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性电台的呼号。从这里开始,广播媒体走上了金光大道。广播早期都采用模拟技术,即都是以连续波形传送的。数字技术出现以后,很快被广播媒体采用。数字和压缩技术可以把所有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比特”,无论它们是音频信号还是视频信号都能以比特的形式传播。嗣后出现了数据广播利用数字编码传输技术通过无线信道向多用户传送信息。

电影的诞生要追溯到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将照片拍摄成会活动的影像是电影史上最早的摄影。电影的发展也是在一波三折中前进的。首先的一大进步是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发展。从黑白时代向彩色时代迈进是第二个历史重任。西涅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技术是最不寻常的一项革新。20世纪后期的革新主要集中在电影的声音质量领域。杜比实验室研在录音时采用新的形式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压缩和扩展编码,并在放映时进行解码。后来,杜比开发了更具实用性的四声道光学立体声影片格式,提高了公众对高品质音响的兴趣。数字电影是电影业的福音。1999年,第一部商业放映的数字电影在美国的6家影院中出现。

电视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20世纪,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也同电影一样,经历了一个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过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实验,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同步二号”,而“国际通信卫星一号”的启用使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新的世纪,人们研制出了高清晰度电视,其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图象分辨率都要求提高一倍以上。

电子媒介时代,对电子媒体显示屏幕的改进一直在持续。第一代显示器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其显象管断面基本上都是球面的。这种显示器的弯曲的屏幕造成了图象失真及反光现象。20世纪90年代,是显示器革新的高潮期。新一代的“平面直角”显象管的诞生使画面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平面显示器出现了,使得图象的失真和屏幕的反光都被降低到最小的限度。液晶显示器也出现了,液晶显示器无辐射、全平面、无闪烁、无失真随着技术的提高有了相当的进步。在液晶显示器不断发展的同时,等离子显示器、场致显示器、发光聚合体显示器和3D显示器等也在进步中。3D显示器一直被公认为显示技术发展的终极梦想

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并存的历史里,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出现并没有替代纸质的印刷媒体,两者相安无事。电子媒体培养了新的听众和观众,这些听众和观众的身份并不影响他也是读者的身份。他们依然阅读印刷媒体,阅读图书、报纸和杂志。究其原因,在于新型的电子媒介只是开发了人们新的媒介需求,这种媒介消费所能提供的功能是崭新的,并不构成与印刷媒体阅读的冲突和替代性。以广播、电视和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特点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在信息传播中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电子媒体无法实现印刷媒体提供给受众的信息类型和阅读体验。两者互为补充,即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人们观看电影电视,收听广播,却并不排斥阅读印刷媒体。受众从时间、地点和精力上都保证在两者之间合理的分配资源。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并没有抢走印刷媒体的受众。特别是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和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他们本来的阅读需求就不是很大,电视首先争取的是这一部分群体,然后才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印刷媒体是排斥教育程度低下的非识字人口的,电视是两者通吃,所电视才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大众媒介,正式因为其市场的包容性。

屏幕作为印刷媒介终结者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对于没有耐心的阅读印刷媒体的人来说,知识和信息来自与哪里?媒介社会,人对知识的获得早已度过了直接经验观察和体验的时代,我们处在一个媒介中介化的时代。今天,这个中介正在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数字化的媒体。数字化媒体的共同面孔就是屏幕。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知识愈来愈多地依赖于屏幕信息的获取,无论是数字电视、电脑、IPAD、手机、户外大型液晶屏幕、地铁里、商场里、电梯里、电影院里、休息场所、KTV的屏幕都成为潜在的信息和知识发送终端。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呈现多渠道化,但呈现方式无一例外是各种各样的屏幕。很快我们发现,大大小小的屏幕占领了我们的生活,蚕食着传统媒体的阵地。屏幕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王者。一如麦克卢汉所言,新媒体会把旧媒体当作自己的内容。我们迎来了一个由屏幕主宰的新世界。

世界是屏的。屏幕背后的革命性力量是数字化。数字化是革命者,它推动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但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而且是媒介功能、市场定位、受众定位的融合。人类历史上过去出现的所有内容,从文字、图画、漫画、音乐到视频、动画都能以“比特”的形式进行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比特统一了信息的世界,统一了媒体的世界,打破了过去所有媒体之间看似不可分割的边界。数字媒体形式和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储存和复制以后,开始了统一的形式展示。在比特统治的数字媒体世界里,所有的媒体内容都能以比特的形式通过屏幕进行展示。屏幕成为一切传播形式,一切传媒形态,一切媒介产品的呈现窗口。

世界是屏的。因为人类信息的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眼睛对于人类来说是获得和验证外部信息的最重要感觉器官。眼睛会提供大量的信息供大脑分析和处理,是人体中工作最繁忙,提供信息量最多的感觉器官。屏幕的本质是眼睛的媒介。屏幕是人的身体功能,感觉功能的集成延伸。是人的手、眼睛、耳朵甚至嗅觉的延伸。屏幕能集中的延伸和调动人的这些功能。甚至能调动我们的身体进行参与。我们可以看电视电影,听音乐,我们可以触屏写作,点击图表,打游戏进行实时的互动。我们还可以在特殊的装置下对这屏幕进行跳舞,人的功能透过屏幕得到了伸展了和扩宽。未来的世界将会在以屏幕的形式进行中介话的呈现。背后是人类传播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进步。未来屏世界的轮廓正在形成。屏幕会挤压纸张,甚至影响传统电子媒体的阵地。屏的内部也会进行兼并也整合,也会有厮杀也抗争。曾经的电视形式展现的资讯依然会以屏的形式出现,只是隐藏在屏幕背后的资本已经不是传统的电视台了,而是新兴的媒体公司的资本力量。

世界是屏的。因为屏幕的背后是海量的内容和丰富的媒体资源。异彩纷呈的展现形式,海量的内容、便宜的价格、方便的可获得性、与人的超级伴随性都体现了屏的优势。纸张与屏幕都是媒体,本质是信息储存、记录和展示阅读的工具。不同的是,纸张的记录,储存和展示是同一的。写在纸上,印刷在纸上的形态就是接受者看到的形态。而屏的展现与屏的存贮是不宜昂的,是硬盘和复杂的电子线路。图书,杂志等印刷媒体基本上是和艺术的展示。而屏是艺术与科技的展示。纸质媒介的展示空间非常有限,无非是文字,图片,线条集中,数前年来没有大的改变,而屏的展示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感觉形态。电子书注定是一个过渡产品,因为它的决策者一开始没有正确领会数字媒体,数字阅读和屏幕带给这个媒介行业的真正意义。用不可限量,无限强大的屏幕去承载单一的平面阅读功能显得可笑。曾经的印刷媒体的阅读功能只陪集成到电子屏幕中去,并且将来只能扮演一个渺小的'角色。屏的背后有电子线路和硬盘,中央处理器。这些技术造就了海量的内容、多媒体的形式、无限丰富的呈现手段、富媒体的阅听感受。屏幕集成了所有的媒介信息类型,新闻、图书,杂志、音乐、电视、电影、卡通、漫画等等。互联网的四大法则驱动着屏媒体创新的高效性和迅速性,让受众来不及反应又会产生新的吸引力。屏会越来越轻巧,屏幕的辐射问题也会得到满意的解决,它对人的伤害会逐渐靠近忽略不计的程度。

世界是屏的。屏是一个交互和交流的工具。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是无法互动的单向传播,而屏幕能造成热烈的互动。图书是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而屏幕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接口与互联网络与外在的知识空间,信息世界保持随时随地的更新,保持与人类最新智识资源的沟通。印刷媒体是文以载道的,无法沟通的,而屏幕是平等的,是允许受众写入且具有反馈性的。图书的视觉是固定不变的单调,而屏幕的显示效果是无穷无尽的。3D显示器可以让人通过屏幕体验逼真现实的虚拟物理空间,无需带上眼睛,便能体验立体视觉。这是印刷媒体无法取代的。它会让人大饱眼福,甚至扑捉到人类用肉眼无法扑捉和察觉的视觉奇观,给人造成视觉的享受。屏媒体是包容的,它准备与所有的群体沟通。所有的人群,包括识字人口和非识字人口,即便是心智未成熟的幼儿和少儿,也会被其吸引。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对电视广告感兴趣。一般的小孩对PAD上的互动游戏做到无师自通,甚至对新的游戏,可以自行下载、安装、启动并分析和研究游戏规则。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印刷媒体永远无法做到的。我们喜欢屏,更喜欢屏背后的社会关系,这是屏媒体背后的数字社交逻辑带给用户的魅力。这些都是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不能带给用户的东西。

世界是屏的。因为屏的资本背景。屏媒体产业的背后,是传媒产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媒体技术公司、IT业、高新制造业、风险投资等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力量的创新冲动和增值压力最终都会通过屏的创新这个窗口释放出来,从而为其提供强劲而持续的发展驱动力。这个景观是以往印刷媒体时代和纸媒与电子媒体时代所不曾有的。在印刷媒体时代,行业发展的动力有官方力量,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主要的力量仍然来自于纸张生产和印刷业内部,来源于很不发达的市场力量,非常微弱,并且市场会受到政权和宗教的干扰。在电子媒体时代,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传媒业内部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力量,其中市场力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行业内部的力量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进步。而在屏时代,我们看到有更过的力量来源参与进来,最终通过屏的焦点释放出来。屏时代,新的资本形态,技术形态和市场形态出现并刷新原有的格局。资本来源不再是传媒业内部的资本,与行业毫不相关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更新,日新月异,与纸媒传播完全是两个概念。而构成新市场的新型的受众也被生产出来,他们养成忠诚的屏阅习惯。尽管还有老一代的读者依旧迷恋纸媒,喜欢纸媒的阅读体验,但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小,他们可能就是印刷媒体的送终着,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未来还是屏的。屏成为资本角逐的竞赛场,也将成为整个人类商业活动的重要机制。

屏的未来是无可限量的。屏是百变的。纳米的屏、生物的屏,环保的屏,再生的屏、舒卷的屏,折叠的屏。屏是无所不在的。汽车上的屏、公路上的屏、商场里的屏、公园里的屏、教室里的屏。屏是类型化的。屏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个人化,强调伴随性,因此不会太大,但是需要的时候,希望它满足一定的功能,因此屏必须是可以放大和展开的。另一种是巨型的屏,用在景观展示,视觉艺术,大型活动的特殊场合。屏是多用途的。客厅里的屏,卧室里的屏,游乐园的屏,景点的屏,写字楼的屏,博物馆的屏。我们会看到一个色彩纷呈的屏世界。屏的未来是,屏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工具,而且会成为我们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媒介。我们人类将会过上一种中介化的生活,形成一种中介化的形态,中介化的媒介就是屏幕。历史成为屏中的演绎。艺术成为屏中的表现。社会成为屏中的故事。自然成为屏中的风景。驾驶成为屏中的游戏。游戏成为屏化的生活。生活成为屏的操作。一道屏幕,会把个体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隔开,我们通过屏幕感知周围的世界和环境。我们把自己通过屏感知和认识的世界通过屏传播给他人。我们的世界将来会形成基于屏生活的中介化螺旋上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