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语录集锦39句

学问乐 人气:1.84W

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 ——汪曾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39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汪曾祺的语录集锦39句

1、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3、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4、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岁朝清供》

5、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人间草木》

6、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一辈古人》

7、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岁朝清供》

8、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9、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10、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彩云聚散》

11、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花园》

12、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文与画》

13、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14、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15、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16、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罢。——《草木春秋》

17、愿山岚保佑你颊上的桃红。——《复仇》

18、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四方食事》

19、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咸菜茨菰汤》

20、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汪曾祺

21、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汪曾祺

22、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汪曾祺 《人间草木》

23、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24、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25、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

26、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他们都说这是不好的,有什么不好呢。

27、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8、我听得耳熟,他唱得悲凉。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29、绣球花可由人工着色。在瓶里加一点颜色,它便会吸到花瓣里。除了大红的之外,别的颜色看上去都极自然。

30、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有还有一点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

31、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32、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 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33、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34、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35、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36、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37、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

38、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39、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