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之悲哀 小学作文

学问乐 人气:1.28W

习惯之悲哀_小学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惯之悲哀_小学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习惯之悲哀 小学作文

“习惯”一词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题记

一不小心,我跨入了初三。

这个过程简短而不经意,甚至我的思想还未来得及察觉,仍然停留在初二年级。除了欣喜初三的我们不必再做操的同时抱怨又增添了一个晚自习外,我像一只拉着磨的小驴子,依旧“洋务”着打发每天的生活。

我不适合学习,这句话我和一百个人说,有九十九个人不相信,最后一位也只是将信将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很聪明,一首诗听上几遍就能够准确地背下来。这成为母亲在亲友面前夸耀的资本。紧接着我赢得大人们的夸奖以及母亲对我零食、衣物上的嘉奖。

这一切很自然地在我脑海中形成一种坚固的思想:学习好是有用的,起码可以得到别人的喜欢。

于是小小的我,怀着一颗小小的虚荣心,开始我的学习生活。心中的那个所谓的信念,支持我一直以优异的成绩走到现在。而事实上,我并不喜欢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我尤其想不通那号称是“帝国主义”课程的数学整天证明来计算去的东西在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直接的用途。我在想,生活中,大概谁也不会说我喝的是H2O,吃的是碳水化合物,等等等等。我对课程之外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更深地接触它们。所以,尽管我成绩很好,但我并不快乐。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假如我放弃学业去做那些我想做的事,或许我会发展得更好,最起码会比现在要快乐。然而当我真正尝试放下手中的笔离开那张写字台时,我发现,除了义务教育法的约束,对我来说,更大的束缚,是习惯。

校以与中考一致的形式进行了初三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我依然不紧不慢地拉着磨,一圈,两圈,三圈……成绩揭晓,我竟然被挤出了前五名。我突然意识到初三的'来临,发现我人生第一个大的抉择正在向我一点点地迫近。

小驴子不敢再偷懒了。我用并不规范的毛笔字在白纸上写下一句“起早贪黑整九载,为谁辛苦为谁甜”贴在墙上。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明白它并不一定管用,看上去也并不美观,但我依然愿意将它贴在房间最醒目的位置,起码看到它,我心里会更踏实。

我习惯了别人对我羡慕的目光,习惯了被人冠以好学生的名号。当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一切可能失去时,我本能地抗争。于是开始真正严肃地对待我的学习。曾经,我那样迷恋黑夜,我喜欢渺小的我被深邃的黑夜包围,然后,消融,在这个过程中静静想一些事情。而如今,比夜幕更广大的书海、题海淹没了我,我再没有时间再带着从前那种恬淡的心情欣赏那个我所爱的夜色了。深夜,抬眼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已变为一片漆黑,连天空都是那样昏黑,甚至,没有一颗星星。我开始惧怕黑夜。

还有一部分人觉悟比较早。你问他昨晚几点钟睡觉的他带着熊猫的黑眼圈告诉你我昨晚九点就上床了;你明明看见他拿着书走进老师办公室,问他干吗,他回答说我去上厕所了。

我觉得他们很卑鄙,至少是可耻的。可我能说些什么呢?

他们的谎言在第一次说出时,可能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放松别人对自己的警惕,暗暗地用功努力。而当这句谎话说的多了,就演变成了一种习惯,到最后,可能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了。纯净的校园逐渐适应习惯了这种虚伪。

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使我患上了肠胃病,由炎症引起高烧的那一晚,我第一次在十二点前钻进被窝。头顶上吊瓶中的液体轻轻荡漾,母亲为我盖好被子,轻抚着我的头,让我快些睡觉,但我却怎么也睡不着,熬夜的习惯已经使我失眠。这一刻,压抑许久的情绪突然迸发了出来,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哭了起来。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考重点,为什么每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都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梦中,蓝蓝的天空下绿绿的青草地上站着一个穿花裙子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脑袋摇晃着在背诗。很写意的。而当我醒来后,看到的天――可能是污染的缘故吧――灰蒙蒙的。我苦笑着安慰自己:习惯了,就好了。

后记

习惯之所以被称为习惯,就是因为它一旦形成,就难以再改变了,一如我们每个人模式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