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锦集8篇

学问乐 人气:3.09W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说课稿锦集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都是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珍珠鸟》是一篇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的文章。作家冯骥才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与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为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鸟儿的喜爱。特别是对雏鸟的描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童形象。因为作者爱鸟,才会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文中这些满怀爱意的描写。文章开头交代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因为对鸟儿的尊重,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在这种变化中,作者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作者用爱心赢得了鸟对人的信赖,创造出一种“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文章最后写道:“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读来让我们不禁为之动容,仿佛让我们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人鸟相依,情意浓浓,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最后作者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使人不觉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珍珠鸟》是一篇能引起我们的学生共鸣的文章。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让学生善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珍珠鸟》不失为一篇好的阅读材料。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作者用爱心营造的氛围,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激起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说教法

1、针对这篇文章语言生动的特点。主要采用阅读法,通过听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默读、圈画,了解“我”的举动,珍珠鸟的反应。“我”和“珍珠鸟”信赖关系是怎么样建立起来的。通过跳读、品析描写雏鸟的语句,学习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手法,教学中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在读中欣赏、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2、借助音乐、图片等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确定朗读基调的基础上进行接力赛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习从文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品读文章中的语句时让学生学习拟人化的描写手法。感受作者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人的情感、灵性赋予珍珠鸟,把小鸟写得妖憨可爱。最后让学生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并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1、配图聆听鸟鸣声,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乐趣,也许是因为人类对它的伤害太多,所以鸟生人面前显得生性胆小、心存戒备。人和鸟之间怎样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和他的鸟儿朋友的世界。(出示作者及课题)

2、简介作者

3、介绍珍珠鸟

(让学生在音乐中融入课文,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给学生一种清新,轻松感觉,进入本文的学习,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来读呢?(用喜爱的语气读)。接力赛读,师生共同正音。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文章内容)

2、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⑴“我”是怎么样对待珍珠鸟的?你能用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

⑵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

⑶“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哪些感受?

(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明白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么样逐步建立起来的。同时,也让学生练习从文章中正确筛选信息。)

(三)、品味语言,深入文本

1、正因为作者对鸟儿怀有爱心,才格外认真的观察鸟儿的一举一动,用文字描绘下来。请你找出你喜欢的一些描写珍珠鸟的语句,读一读,并简要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共同交流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赏析文章中的语言,在读一读,讲一讲中体会作者在对小鸟的描写中融入喜爱之情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

3、出示“人鸟相依”图,齐读语段14段。

你能为这幅图取个名吗?

4、在这样的情景中,作者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齐读)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

(五)师生共同小结

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请写一个蕴含哲理的片断,阐明人与人之间如何创造美好的境界,用上“尊重”、“关爱”、“信赖”三个词语。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松鼠》这篇课文选自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从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丽,从活动、搭窝这两个方面感受松鼠的机灵和可爱。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三年级是学习表达的关键期,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我将品读课文、练习表达作为本课地教学重点,而学习松鼠搭窝活动特点,体会松鼠的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是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我觉得它们首先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的角色做零距离的接触。这样才能情感涌动,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下面,就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分几点展开说明。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和形象,营造欢乐向上的氛围。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我是一个喜欢动感情的人,曾有人说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激情。因为我认为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怎能调动孩子的情感,怎能让孩子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我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让情感流动的课堂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朗读教学法

朗读有助于感知语言,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本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表演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获得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活动。《松鼠》一课是以平铺式安排的。我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培养。

三. 说学法

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请记住,别告诉他,他会知道的更多。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表演等的学法指导。

四. 说教学程序

2.记读,感受形美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读——记——说——读”的教学环节。初读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说出松鼠各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还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3.探究,文中寻密

教学松鼠搭窝这个片段时,我借“这样就﹍﹍”这个句式,让学生在熟读这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去发现松鼠搭窝背后的秘密。充分给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满童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松鼠机灵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儿童灵性的迸发。

4.巧设抢答,引起兴趣

最后一段比较简单,设几道抢答题,学生兴趣很浓,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说课稿 篇3

一、设计意图

在进行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脸谱艺术》一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课堂上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何不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进行课的延伸活动。在前两节课中提到京剧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角色脸部的化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以这个为根基,何不利用真实脸部化妆的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让幼儿在宽松游戏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体验化妆的乐趣。同时打破了艺术在纸上创作的一贯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抒发美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设计脸部化妆,《京剧脸谱》这一艺术教学课。

同时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一)《脸谱艺术》

(二)制作京剧脸谱

(三)脸部化妆《京剧脸谱》

本节课为课程的第三部分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根据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目标如下: 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创作京剧脸谱。 2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用对称的方法大胆而有创意地在脸上创作脸谱。

四、教学活动准备

京剧脸谱面具,多媒体课件。化妆中用的人体彩笔、胭脂、口红、镜子、摄像机、毛巾等。

五、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表演引入法、多媒体示范法、游戏示范法,时刻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指导的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幼儿合作交流,自主大胆表现,以发展幼儿为主的理念进行教学。

六、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兴趣引入

利用前一节课的制作脸谱面积及京剧脸谱音乐的播放布置活动室,营造京剧艺术的氛围。

(二)欣赏幼儿的表演

请我园一位会表演京剧的幼儿化好妆穿好戏服进行《说唱脸谱》的表演,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兴趣。

(三)教师引导幼儿前两节课中的已有经验和对京剧脸谱的了解,重点利用课件中播放的脸谱艺术,夸张、对称、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进行巩固加深提升幼儿对画京剧脸谱的兴趣。

(四)化妆脸谱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师引导化妆脸谱的步骤,以一名幼儿为实例,重点强调对称的脸谱画法(以鼻子为中心轴,左右对称),从中攻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了解对称美。

(五)幼儿自主探索,化妆脸谱

在幼儿创作时可自主选择分组,即可自主化妆,也可以两名幼儿合作化妆创作脸谱,教师从中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六)分享快乐、体验快乐

1教师将幼儿的创作过程及成果摄录下来,作品完成后可让幼儿讲解创作的意图及想表达的想法,让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

2播放摄录的记录片进行展示、欣赏、体验抒发自己对美的情感。

说课稿 篇4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发展跳高能力练习》,学习阶段水平二,教学对象四年级()班学生。

一、设计意图

1、本次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宗旨,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时空,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本次课依据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围绕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依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激励、辅助、互为补充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双边活动效率。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发展跳高能力练习》教材内容是课标水平二跳跃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集育体、育心为一体。经常从事跳高能力练习,对发展弹跳力,提高生活质量,强身健体,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如日中天。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相对也比较低,身体肌肉发展也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也较差;但好动喜玩,富有想象力,体育活动兴趣较高,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因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精神,我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游戏活动搭建平台,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我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激发学生跳高的兴趣,学会跳高方法。

2、发展跳高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培养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张扬和谐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用力踏跳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性

五、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素质状况及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使学生知识、身体锻炼与运动技能同步并进。本次课在教法、学法上充分运用了讲解示范法、启发式、尝试法、快乐法、游戏竞赛法、自主合作学练法、竞争交流法,审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相互观摩,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让学生在学练中相互取长补短,并做到安全锻炼,胜不骄,败不妥,以激励学生练习的浓厚兴趣,充分领略运动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过程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注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动作形成规律,本次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铺开,即启趣悦心、增智促技、陶冶情操。

1、启趣悦心阶段(大约7分钟)

课的开始,我以八字形队集合形式,以学生喜爱的快乐的小兔子创设情境来置换常规的准备活动,这是渗透开放型教学原则的凸现。再次,紧接着师生同玩游戏。这样不仅减少了原有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余的说教模式。既达到活跃学生身心之目的,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起到了良好开端的作用。

2、增智促技阶段(大约28分钟)

这一阶段是本次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领悟发展跳高能力练习的属性和技能,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以 “双、单跳双落”、“单跳屈腿触球”、“单跳摆腿踢球”等游戏活动为主攻,因人而易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激励学生会玩善玩,快快乐乐出一身汗,并引导学生通过,以形成学生间自然情感的融洽,让表演的学生享受到自豪,让观赏的学生有了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一全新别具一格的教学流程真正让学生共享成功的愉悦。

3、陶冶情操阶段(大约5分钟)

课的尾声,娓娓动感音乐放播,师生一同遨游太空,以轾盈的步伐行走于太空,以意念放松,调节心态,恢复身心。紧接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评价,让每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课教学活动。

七、课的`特色

特色一: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是课堂快乐的学习主人。

特色二: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振,构建起了新课程教改的新思路。

特色三:实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西师版第5册的课文《可爱的大能猫》的第二课时,这篇课文以大能猫的外表谈到它的贪吃,再谈到它的好喝,以自然化、人性化为切入点,抓住儿童的兴趣指向,引领孩子满怀向往地去探索大熊猫王国里的趣事,文章用浅显易懂,俏皮的语言将肥胖、慵懒、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形象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使孩子对它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能猫贪吃好喝的生活习惯,产生对大能猫的喜爱之情。

技能目标: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中感悟,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进而关爱动物。

教学重点: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的生活习惯,产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懂得如何去关爱、保护动物。

二、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尽量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的方法去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勾画想象等方式去感悟大熊猫的慵懒、憨态与可爱。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理解课文,发散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解决难题,获取知识。

三、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首先,我说:"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你能猜出它是谁吗?"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来猜谜底。最后猜出是大熊猫。随机我出示课件(一张大熊猫的图片),并揭示课题《可爱的大熊猫》。

通过播放课件,从形象的大熊猫生活片断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大熊猫憨态可掬,非常惹人喜爱,知道可爱是题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他们理解课题及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释疑,知识反馈

在学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大能猫惹人喜爱的原因,想想课文五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勾画出描写相应内容的语句,边读边想象大熊猫的生活习惯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是本段的内容,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归纳、概括出课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外表、习性及其性情,《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考,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独特的想法后,才能充分、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明白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中心句,后边几句是怎样围绕这一句写具体的。讨论中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3、细致读文,深入理解。

解决了生字的难题,部分学生已经能流利的读文,再此基础上进行听读评价练习,既有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文,又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随后,运用"关于大熊猫你有哪些了解?"这样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答案可能是生活中积累的,也可能是文中刚了解到的,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答案不会很全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答,使学生对大熊猫的特点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带着对大熊猫的了解,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大熊猫外貌及生活习性的语段。

接着,我出示一段熊猫宝宝的录像,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对大熊猫流露出更加喜爱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在读课文,读出大熊猫的可爱,读出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其中,重点对描写大熊猫的习性和外貌特征的词句进行朗读体会。如:"身子胖","尾巴短","毛茸茸"和"爬上爬下","呼呼大睡"等。在这里教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只有我们国家才有。所以,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咱们要珍惜它、爱护它!

3、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学完全文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并搜集有关大熊猫的其他故事,写成读书笔记讲给小朋友们听,引起全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便于读后把握课文内容。

外表--黑白相间

习性--贪吃好喝

可爱的大熊猫 憨态可掬,

温和淘气 惹人喜爱

性情-- 稳重好静

灵活敏捷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分为“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元”两个部分内容;本课教材用四则案例以“资料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教材的编排大体上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在本节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可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形象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习。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对学习生物的方法已经有所掌握,有一定的生物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并对生物有一定兴趣。我相信通过努力学生能够学好本节课内容。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明确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自学题的预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神经系统的疾病做出分析。

3、情感目标:让学生建立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和明确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认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重难点的途径

1.对于神经系统的组成,要利用挂图和模型或者幻灯片,区分脊髓和脊柱、脑与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身体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与脊髓和脑是沟通的。

2.对于认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课本 88 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五、教学方法:

本课我想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回答视觉和听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跟神经系统有关吗?

2.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四个病例,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引出本课。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体验参与,探求新知

1,神经系统的组成

①导读、自学。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这一部分的重点,并提出问题: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用笔划出知识要点。

②汇报、答疑。学生们完成自学并分别汇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教师在学生们汇报时适时的进行讲解,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随机出示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图片进行提问,巩固所学的知识。③知识识记。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学习过程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依图进行相关知识和相对应功能的识记。强化记忆。

2,神经元

①、导读、自学。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神经元部分的内容,并提出有关问题。

②﹑交流、答疑。 教师让学生分别回答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适时进行讲解,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通过课件出示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图片进行提问,巩固所学的知。

③﹑知识识记。让学生用橡皮泥分组制作神经元模型,并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相对应的功能,从而强化记忆。

(三),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课件归纳总结这一节课的知识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四)练习巩固,检验掌握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形式。分层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验。当堂完成课后习题。

(五)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在课的最后教师再回到导课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再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本中所给的四个病例。教师适时让学生建立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和明确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提出学生们应在神经系统的保护方面应做到什么作为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应集中展示了本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与知识点,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来写: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作者通过对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课文开头先介绍了海伦小时候因遭受疾病而夺去了她健康的人生,从此她便与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隔绝,但小海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斗争,终于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 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内涵比较深。因为这一学段的孩子不读文上有了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强化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

3、 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了把这一根抓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识字、写字仍然是这一课的重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仅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而且海伦的生活可以说与他们存在着两个世界距离。他们从未体验过盲、聋、哑的生活的滋味,是很难走近海伦的生活世界的。所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所在。

四、说学情

(一)学生对人物故事一类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欢知道故事大致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经典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和爱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唤醒孩子想像力,以使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很好利用孩子这一特性,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他人,更好地把自己与文本中的人物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有效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喜与悲,才能让他们把握好难点,努力突破学习难点,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唤起生活经验,走引导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四结合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敲击心灵

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开课我以音乐烘托人物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海伦双目失明,双儿失聪时的痛苦描写部分。这一情感的体会设计,海伦那痛苦的生活敲击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富有同情心的心里特点,把学生引入对课文的最后一段的理解,在朗读中他们知道海伦考上大学的喜讯,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抓住时机她的成就靠的是什么?引入新课的重点“不屈不挠”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新课的学习。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去走近海伦.凯勒吧。

(二)、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

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时,我准备采取“情境教学法”、“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读写结合训练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情境教学法”能使课堂产生吸引学生的巨大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课文第四小节中“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集中体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课文语句凝练概括,要读出其中的蕴含,则需要创设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想象与读写的最佳氛围。

(三)、唤醒经验引共鸣

为了避免语文教学中条理分析的情况出现,我将课文3、5、8纳为一体进行教学,我提示学生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是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我让孩子默读课文3、5、8节,思考:你还发现了海伦的什么?通过我的点拨指导,学生交流发现海伦内心充满了爱。正是因为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把世界想像得那么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心存爱,使得海伦写出了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字。随即摘选部分出自《冲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与文章主题相关,以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作铺垫

1、整体感知我采用给词复述课文的方法。

2、对于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孩子们知道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安尼.沙利文老师,他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为了让孩子对海伦和沙利文两位人物了解的更多,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课外读一读海伦的书,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都非常值得孩子们一读,通过学习课文,再读一读这些书籍,我想,对孩子心灵的触动一定会更大。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生命线。为了突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本节课教学有一条明晰的流线,我特设计了如下板书:

不分昼夜

拼命摸读

8、海伦.凯勒 如饥似渴 不屈不挠

夜以继日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初二下册第16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分式的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它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分式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中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是重点,运用法则计算分式的加减是难点,掌握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解决问题是关键。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解决问题计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载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设计思路。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选择与手段:本课我主要以“复习旧知,导入新知,例题讲解,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例题学习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是:观察导入、例题示范、习题巩固、归纳小结和作业布置。第五环节:分层作业各位老师,以上所说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活发挥而随机生成的,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