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学问乐 人气:2.07W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美术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对教材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实际教学。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绘画第6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与中国画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水彩的表现技法,并表现出一幅水色交融的水彩画作品,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欣赏能力。

二、说学情

合理的把握好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高中生之前已经接触了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为本节课学习水彩画这种绘画形式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会用展示水彩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不同类型的水彩作品,感受水彩这一绘画形式的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将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并能通过对比发现水彩画与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和讨论掌握水彩的表现技法,并表现出一幅水色交融的水彩画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水彩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欣赏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并能掌握水彩画的基础知识。

难点:学生能把握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并准确的表现出一幅透明轻快的水彩作品。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水彩纸、水彩颜料等。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也是说课的核心环节。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互动,导入新课

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水彩作品,让学生感受水彩的魅力。并提问:同学们了解水彩画吗?学生回答:水彩画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英国水彩画兴起,到了18世纪后半叶已经盛誉世界。教师补充:在18世纪,由于英国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对风景绘画的热衷,使水彩画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所以,英国被称为“水彩画的故乡”。随着背景的介绍,引出课题《水彩画》。

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和谈话互动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观看作品,感受魅力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在本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出示素描作品向学生提问:

1.在多媒体上出示不同题材的水彩作品,并提问:水彩画可以表现的哪些题材呢?

学生回答:水彩静物、水彩风景和水彩人物等。

2.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水彩作品,提问:水彩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学生观察后得出答案:水彩画主要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表现方法。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留白、洗涤、水分的控制和用笔都是需要画水彩画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3.出示刘文甫的水彩作品《葡萄》和徐渭国画作品《墨葡萄》等一系列水彩画和中国画,让学生对比分析,积极讨论:水彩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画都是以水为媒介和颜料绘制在纸本上的图画,在绘画工具、材料和表现技巧上,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水彩画起源欧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画属于东方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纸不同,水彩画是水彩纸,中国画是宣纸或帛绢。

教师补充:风格和造型语言也不同,中国画的传统造型语言是勾勒点染,线条是独立的绘画构成要素,造型不以光影为表现体积的手段。水彩画是遵循光影造型的,而且色彩也注重写实性。

4.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水彩作品,提出问题:水彩画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水彩画画面效果透明轻快、流畅滋润、水色交融。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趁水未干时,画出迷蒙缥缈的感觉,也可以在水色干透后层层叠加,画出丰富厚重的感觉。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问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水彩画的魅力。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播放视频,讲解技法

为了凸显美术课堂的直观性,我将在多媒体上播放,水彩静物写生的视频和水彩风景写生的视频。随后,根据提前摆放好的静物,示范水彩静物基本技法及步骤,演示如何用笔和加水。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明确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的作画步骤及基本技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绘画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如何呈现出一幅水彩作品,为接下来的实践环节打基础。

环节四:学生实践,作品展评

1.布置活动练习:选取其中一种题材,运用水彩的基本技法表现出一幅的水色交融的水彩作品。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干湿画法的运用,要画出水彩透明轻快的感觉。

2.组织水彩画展览会,鼓励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可从用笔、造型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

活动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2.课后搜集更多水彩大师的作品,下节课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最后的搜集资料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成沟通,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向日葵》是法国伟大的画家凡高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然而对于城市的大班幼儿来说,孩子缺乏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真实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这种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征以及它的象征。而这些恰恰正是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的经验基础。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美术欣赏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之前,我认为幼儿应该丰富的经验可以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欣赏要素方面的经验,这一点大班幼儿已逐步积累;另外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向日葵”这种植物,帮助幼儿建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经验。那么我相信在幼儿拥有了如此丰厚的经验之后,他们的欣赏活动会更加生动独特。

这个主题中包括:实地参观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地实物的参观、认识,建立对向日葵的初步感受和认识。然后认识向日葵的色彩、外形、特征及作用和象征意义,帮助幼儿建立对向日葵的完整认识。还有一个种植

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种植的要素,这样幼儿就建立了足够的生活经验。另外教师还通过欣赏凡高其他作品的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凡高,了解凡高的作画特点、了解凡高的一生,幼儿有关的美术经验也随之形成。

二、设计理念:

1、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在欣赏活动之前教师注重幼儿有关美术经验的积累,如,欣赏凡高的其他作品,帮助幼儿了解凡高绘画的特色及笔触。同时教师还发现幼儿有关“向日葵”的生活经验不足,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的欣赏作品做好铺垫。

2、欣赏活动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以及作品的构图。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从最突出色彩入手,欣赏感受色彩的亮丽、同色系的组合及对比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同时引导幼儿感受大胆夸张的线条带给我们的富有灵动和生命的感觉。

3、欣赏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现。因此在欣赏中教师和幼儿的对话是平等的,尊重幼儿对作品的感觉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幼儿。

4、注重多种欣赏方法的运用:对话法是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教是除了鼓励幼儿大胆与作品、教师、同伴之间互相对话,表述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实物、图片和绘画作品的不同,教师还运用幻灯片的放映给幼儿一个完整美丽的感受,同时欣赏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赏活动注重幼儿情感的激发,画面中,鲜艳亮丽的黄色和橙色以及大胆夸张扭曲的线条充分流露出创作者强烈和炙热的感情、流露出对向日葵的热爱。教师从色彩、线条等入手,运用对话、对比等方法引导幼儿感受作品表达出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与评价,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判能力。

目标重点:欣赏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目标难点:了解画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笔触等要素传达出来。

目标(1)综合了对美术要素的认知以及作品的情感,是以认知和情感并重的目标。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经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习得美术的技能和技巧。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其中“了解画面中的情感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笔触等要素传达出来。”是本次

活动的难点,因为幼儿对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如何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从而更好的体验作品、更好的体验创作者的情感是比较难的。

目标(2)是能力目标,我认为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美术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会促进幼儿的创作。

四、教学流程:

前承:

经验丰富:实地参观向日葵种植园地,给向日葵拍照、观察认识向日葵;欣赏有关凡高的其他作品,帮助幼儿建构有关于向日葵的认知经验及美术欣赏经验。

环境创设提供:有关向日葵的照片、图片,《向日葵》作品图片每二位幼儿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灯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灯片

活动环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环节一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和比较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图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相比,“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见附图1)

在幼儿的自由欣赏讨论中引出今天的教学,同时给了幼儿第一次完整自由的欣赏的机会,为目标1的完成拉开序幕。

环节二

放映幻灯“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赏“十四朵向日葵”。

色彩的感受: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画面中什么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画面中的那种颜色?如果都用黄色好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列。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线条的感受: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这一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来:如: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瓣弯弯曲曲?好象感觉到了什么?……

构图的感受:

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体来分析作品的构图,。教师通过和幼儿的对话:数一数由几朵向日葵?它们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低下了头?(辨别成熟的和还未成熟的或还未开放的)……通过这些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构图有张驰有疏密才会漂亮。

教师通过对话法引导幼儿欣赏凡高的作品“十四朵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初步解决重点目标。

活动环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环节三

第二次对比欣赏,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再次比较照片图片和绘画作品给予人的不同感受,是幼儿理解到画出来的向日葵既象眼前看到的,又具有向日葵的典型的形象美,画面中充满了创作者的感情——对向日葵的热爱。

通过对比欣赏,进一步使幼儿领悟到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区别。这一环节使重难点得以突破。

环节四

教师放映更多的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两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作品向日葵带给人们的那种美丽和热情。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最后通过欣赏、师生共同谈话,探讨、分享,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活动目标得以提升。

延伸:“我的向日葵”激发幼儿学习模仿或创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美术说课稿 篇3

桐木镇中心学校 赵芳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九册第2课《画人像》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美术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这一领域的教学目标规定是: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课是在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猜猜我是谁》之后的又一课以人物写生为主的教学内容,《猜猜我是谁》重点引导学生从背面观察人物特征,用线表现人物背面。《画人像》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人物面部特征,用线条描绘。虽然小学低中段没有专门教学人物绘画,可学生在课堂课外经常表现以人物为主的题材,这使得他们对人物绘画既陌生又熟悉,对人物的画法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通常以抽象、卡通的形式出现。本课将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进行客观的引导、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能抓住特点用线表现自己的一位同学。

方法过程目标: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

用线表现人物正面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人物不同特征进行描绘。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演示法”。一节时间有限的课堂,让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实践操作,讲授和演示是一种直接有效地途径。三庭五眼是什么意思?他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按照“三庭五眼”的比例画人的五官?这些需要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才能使学生理解运用。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观察、交流、练习。无论那类型的写生都离不开仔细的观察,画人像需要学生对模特的五官细致观察,分析交流绘画过程中该如何表现,再用所学习的绘画技法进行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谈话引入新课

课前我要求学生暗地观察一位同学相貌特点,并准备用几句简短的话描述他的相貌。上课后选两位同学不准说姓名,只描述课前所观察的同学的相貌,让其他人猜所说的人是谁?然后我相机出示课前准备的某位学生肖像,学生观察后说说是谁?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感知到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人物样貌比语言文字更直观,也很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能积极参与学习。

二、探究新知

要想把一个人画得像,得抓住人物的面部的哪些特征呢?学生可能会说要把头发画像,把眼睛画准等等。根据学生的理解与已有的认识,我先引导学生分析身边同学的发型,再对照图片认识常见的几种脸型,并观察自己的同桌是什么脸型。“三庭五眼”是中国古代画家对成年人的脸部长宽比例的概括,它在肖像绘画中主要用来确定五

官的位置。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三庭五眼”的含义,实际绘画中能大概以此为标准进行构图、造型。表情是人物心理的表现,也是“以形写神”的要点,在了解“三庭五眼”的知识后,引导观察人面部的不同表情所引起的五官变化,为最后的画人像打下基础。

为了降低学生绘画的难度,我课前拍摄了班上五官较有特点的两位同学的照片,出示在大屏幕上,这样教室里无论哪个角度的同学看到的都是人物的正面。我任选屏幕上一位同学进行画法的示范,具体步骤是确定要写生的人物,并仔细观察;然后是构图的示范,构图要求饱满,画出面部与发型的轮廓后,按照“三庭五眼”的要求把脸型按“横三竖五”划分等分,再对照他的五官绘画。每个人的五官特点不一样,具体先画什么、从哪里起笔,边示范边解说。最后修改。

学生可以边学边临摹,也可以在我示范结束后另行选择模特绘画。我根据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完成画像后,该是向大家展示的时候了,在展示的时候顺便让学生评价,学生的评价标准只是外观的像不像,我还要引导学生从构图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简洁、有力,有没有抓住表情特征,只要具备以上其中一个优点,就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

四、课堂总结

学生可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疑惑之处,师相机解决。

以上是我对《画人像》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习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

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感知与讲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画让幼儿观察,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幼儿说说画里有些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建立幼儿已有经验与新学习内容的联系。让幼儿初步与大师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可让幼儿自由讲述,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要孩子能说出就可以。本环节中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积极去观察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在第二个环节分析与解释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首先让幼儿说说看到画中很多红色的感觉,然后在再通过提问“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引出冷暖对比色在作品中的运用。接着让幼儿找找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在幼儿充分讲述后,我做了一下总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使幼儿加深印象。动静对比环节中,我请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哪里用了直线,哪里用了曲线。然后再谈谈看直线和曲线的不同感受。

为了加深幼儿对直线和曲线动静对比的认识,我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一下。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欣赏活动不能只注重对一件作品的欣赏,还必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从而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欣赏经验。因此,我在介绍画家的同时,又请幼儿欣赏了马蒂斯的其他作品,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大量运用强烈对比色彩的风格。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作画,我设计的是,出示一副未涂颜色的画——《家》,并问幼儿“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吗?”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再通过欣赏色相环,引导幼儿把对作品中冷暖色调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涂色作品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力。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多数孩子颜色涂的还是很有创意的。

第四环节结束活动,我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美术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就今天我所讲的《美丽的陶瓷》一课再进行一下说课。《美丽的陶瓷》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内容。下面我重点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程程序、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美丽的陶瓷》一课是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由于是造型、表型课,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们得兴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很大得想象与创作空间。能够从学生得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得完美统一。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瓷,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意象期,即喜欢画自己意识中的表象形象。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表现对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对事物的表现当作乐趣。他们喜欢以线造型,用笔肯定、有力,但有时缺少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来学习用更丰富的线来表现陶瓷,表达自己对陶瓷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感受陶瓷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线的美感,认识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练习用线造型表现陶瓷的外形及花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是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历史。欣赏、学习陶瓷的造型美、花纹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出陶瓷上美丽的花纹。

五、说教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程序,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谈话法,让学生感到:原来中国的陶瓷这么著名。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二)、 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在这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表现陶瓷作品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生课下收集的相关知识加以肯定,以保持美术兴趣。)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从教师带领着欣赏到学生独立欣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线描陶瓷作品做比较,感受线的使用,为绘画创作表现做铺垫。)

(三)、 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 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这是评价美的环节,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好学、乐学,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

八、说课后反思: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艺术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精美的陶瓷,其靓丽典雅的色泽、造型优美的花纹,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进而深入地描绘。教学过程清晰,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了本课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说课稿 篇6

儿童最近在美术班上学习了绘画各种各样的房子,有小木屋、瓦片房、城堡、蘑菇房、印度建筑等等,孩子们兴趣很高,绘画很投入,在课后区域活动中也继续尝试练习绘画更多的房子。因此为了满足儿童的绘画欲望,让儿童尝试在新的材料上进行作画,体验不同感受的乐趣,所以我自己设计了这堂美术活动绘画幻灯片——胖小猪的家。之前我班儿童也曾接触过幻灯片,那是在一节语言活动中,用剪贴镂空的方法制作的幻灯片,当时孩子觉得很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喜欢用幻灯片做成的教具。虽然幻灯片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电教手段,但是让儿童参与到课堂教具的制作中来,激发了儿童的活动热情和参与性,同时体现《纲要》中的师生参与共同制作,以儿童作品为主,儿童是活动环境中的主人的精神。

在确定教学目标上主要是让儿童体验在幻灯片上作画的乐趣和感受不同的作画效果,同时对大班儿童也提出了在技能掌握和习惯培养上的要求。把难点放在了涂色均匀,线条清楚,画面保持干净上。能做到这几点的儿童需要在作画时耐心、细心,注意观察,找到好的涂色方法,因此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儿童鼓励、启发、引导,增强儿童的信心和作画耐心、细心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作画习惯,同时体验作画成功后的喜悦。

活动开始时我通过胖小猪的故事,在结尾设置提问让儿童想办法帮助胖小猪,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和绘画兴趣。儿童通过前期知识经验准备,了解了各种房子的造型和风格,就可以尝试在幻灯片上作画了。紧接着我出示幻灯片让儿童认识新材料,激发儿童在幻灯片上作画的愿望。在指导中我观察到儿童在涂色上出现了问题,及时引导儿童去发现,想办法解决。例如勾线与色块部分模糊怎么办?画的'时候手不能碰到画过的部分,怎么涂画面才能保持干净等。指导中我对儿童进行个别指导,体现儿童之间差异性,遵循个别教育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对能力强的画的快的儿童提高要求,先放在幻灯机上检查看效果,不好的地方再去修改;对于画的慢的儿童引导他们找到自己作画速度慢的原因,课后在区域中继续完成。等大部分儿童完成后集中上座位逐一请儿童把作品拿上来放在幻灯机上给大家欣赏,并进行评价,说出好的地方,请他们介绍作画方法,相互交流好的经验。同时也请儿童说说作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请大家帮忙一起讨论交流,找出办法,体现集体的智慧和作画交流后的互动,分享经验。活动最后通过出示一个用剪贴镂空方法做成的房子启发儿童用新的方法来做幻灯片,激发儿童再次创作的愿望,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另外儿童在

活动中对幻灯机较感兴趣,也可引伸到科学活动中认识幻灯机,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另外小朋友的启发也可采纳,例如用牙膏涂平在幻灯片上用牙签来作画的活动等等。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制作教学具中来,充分体验不同作画效果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体现出师生共同制作的乐趣和意义。

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展开联想;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激趣法:采用游戏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导入课题。

2、启发谈话法: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启发学生学习绘画步骤。

3、创设情境法:用魔术的形式及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引导学生观察手形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作画,学生拓宽思路,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范画及学生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说教学过程

1、玩一玩

俗话说“情感产生兴趣”。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运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2、说一说

通过启发式的谈话,引导学生对“石头、剪刀、布”这些简单的形体进行联想,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抓紧住时机更深入地引导“我们的手还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进而导出课题《小小手》。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看一看

教师用手影给学生表演一个小故事,在讲故事中做手影表现各种小动物:“早上空气真正好,小动手们起得很早。小白兔,蹦蹦跳跳做早操;梅花鹿,头顶长角来吃草;小猎狗,打着呵欠伸懒腰;突然老鹰飞来了,空中盘旋把食找;猎狗见了汪汪叫,小白兔老鹰来了快点逃。小白兔赶紧往洞里跑,老鹰扑下没抓到,只好无奈地飞走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也在小组内用单手、双手做各种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小朋友的手都很灵巧,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会变的小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各种变化多端,形象可爱的手形在他们灵活的手上展现,他们玩得高兴,学得开心。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热闹、亲切和谐的氛围。

3、试一试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在实物投影上做手势,然后把手按在纸上画出手形。引导学生试着将联想到的事物添画出来以后再给它涂上颜色。通过欣赏各种形象的手形画,让学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摆手形还可以想象添画,也能用颜料直接涂在手上的方法画手形画,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尝试多种画法,拓宽思维。

(三)合作练画,愉快展评

1、画一画

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小手,怎样分工?然后小组合作作画。(学生作画时,播放《巧巧手》歌旋律)。通过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创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画出奇趣横生的手形画。

2、评一评

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进步,树产自信。在教学中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先让学生说说作品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间相互提议,最后同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我的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将学习热潮推向高峰。

(四)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及学到的本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延伸主题,结合各行各业用手进行蔻创造的情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教师用手语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用手语做,让学生跟着一起做。最后,在《巧巧手》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本课。

本课堂的教学,从“手”的游戏开始到“手语”结束;从教师适时点拨到学生的自主参与;从围绕中心到拓展延伸,无一不体现了“趣”字,这是这堂课设计的中心所在,更是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附:板书设计

印形

添画

小 小 手 变形

造型 摆形

涂色

美术说课稿 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的知识,把春天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在废旧物造型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废旧物造型极为灵活,又要创新把春天的元素加入进来,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X望。他们对废旧物造型的方法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废旧物品大胆创作,回收利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激发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运用学过的废旧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突破重、难点:

1、采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创设生活意境。

2、在教学的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提升。

3、通过分小组合作,每位学生运用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设计了:

1、范例欣赏教学法:运用图片欣赏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2、 举一反三教学法:教师针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它的用途,导出知识点,让学生顺利接受。并使学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3、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4、自主探究法: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评价延展”五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1、创境激趣 寻找春天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利用课件展示各地的春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看春景图片猜校园地点的小游戏调动课堂气氛并启示学生要善于发现美。最后教师提问:“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春天美好的印迹留下来?”通过这个问题回归课堂,巧妙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把学生导入到情景中来。

2、深入教学 思考春天

通过欣赏春天,引出课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首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废旧物图片,让学生观察。为后面用废旧物进行设计做好铺垫。接着我将让学生通过课件再自主学习废旧物的基本表现方法,理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然后我将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的任务来拓展学生思维。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分析欣赏示范作品以此给学生灵感。让学生在“猜-学-思-变”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开放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X望。

3、设计制作 创作春天

通过思考探究、分析比较的环节层层深入,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制作环节,我将放轻音乐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醒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突破。

4、交流评价 欣赏春天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①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②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③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一鼓励为主。让学生学会评价美、分析美,教师鼓励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5、课后延展 春暖花开

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制作其他艺术品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上五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难点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环节新颖,学习目标明确。活动效果好,教学环节采用让学生眼、耳、手、脑全身心参与活动的方式,循序渐进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三维目标。使美术教学水到渠成。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小游戏开场,活跃气氛,在分组操作时放轻音乐,建立安静的学习氛围。整节课动静相宜,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效果显著。

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