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反思15篇

学问乐 人气:3.2W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心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心球教学反思15篇

实心球教学反思1

投掷实心球是小学体育投掷内容的主要教材之一,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上肢、肩带、躯干和腿部的力量,发展其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对于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步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和培养学生投掷的兴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一味的教和学生机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模仿学习的能力,由准备活动开始,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潜能,两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玩球。首先学生进行了上抛球拍手接球练习、近距离到远距离对抛、不同姿势的抛球掷远练习,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强了对球的感受,提高了练习密度,还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动作方法。

其次,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自身的体验,学生总结出了动作要领,重点是蹬地、收腹、甩臂用力,难点是全身的协调用力和出手角度。在重难点突破中,教师让学生采用徒手练习、模仿练习、分组练习、纠错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动作技术。同时运用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抛球的远度来确定起投线,进行“挑战自我”抛远比赛,使不同运动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体验运动的快乐。

为配合这个以发展上肢为主的教学内容,我特地安排了一个活动下肢的辅教材“春种秋收”游戏,这样搭配就显得比较科学,上下肢都能得到发展,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也比较合适。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队伍调动线路清楚有序,教学目标达成良好。

实心球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为“双手从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本次课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对课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刚开始新授时,我便直接提出问题:“你们通过抛实心球的动作名称——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能够想象模仿出动作来吗?”同学们便开始徒手模仿练习,这是我找了两名动作不一样的同学到前面做示范,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找出两人的不同点。做完后大多数同学都能观察出两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脚的站立姿势,我抓住时机问:“是前后开立更容易发力,还是左右开立更容易发力?”从而使学生们都能找到了正确的站立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后来通过几次的分组练习、学生示范,同学们又都很认真的进行了观察,做出了比较,很容易的找到了“抛得远”的方法,并且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所以使得绝大部分同学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存在不足:1、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些“放不开”,总担心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说不到“点儿”上,总想替学生补充,这样就会使探究不够完全自主,降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标准。2、在教学讨论的环节上,忽略了“腿用力蹬地”这一细节,只是一提而过,如果当时再让学生多模仿体验几次,对于掌握动作技术来说会更有效。3、如果再安排一个比赛的游戏,使学生把技术转化为能力,我想效果会更好些,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4、课后的放松部分没有安排,如果安排放松操就更好了。

实心球教学反思3

今天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由于天气的变化,冬季比较冷,所以我选择了抛实心球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小的热身活动。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用力顺序,采用了徒手模仿、向上抛球和完整的技术动作加以反复练习。在最后的游戏中充分运用上器材,与上肢相配合设计成接力跑的形式。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会交流、合作、分享实践的成果,培养了学生乐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在开始部分中设计了慢跑的内容,是想通过慢跑使学生身体产生一定的热量,为队列练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准备。另外还可以在平时多加强对学生跑步及立定的练习,这样又能达到热身的目的又练习了队列。

在准备部分中我运用了几节活动关节韧带的练习和一个蹲起的辅助练习,让学生加大了活动,同时为主教材的用力顺序做了铺垫。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口令的速度,例如腹背运动时口令可再长些,这样能够使学生活动的更充分。另外辅助练习时还可以加一些上肢肩的活动,使上下肢都能得到锻炼。

在基本部分中分为了徒手练习、向上抛球练习和完整技术练习。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充分得到了锻炼,增加了练习的次数。但在抛球练习中应特别注意到学生的安全,练习距离还应再拉大些,尤其是个人抛球时,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由小组长带领喊口号齐抛。这样 就避免了有人抛球有人捡球,防治学生被球砸到。还有就是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应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充分发挥哨子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练习时听到哨声,立刻停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这点在平时上课时就应注意,让学生知道教师哨音的特点,例如一声集合、两声停止。还有在两人抛球练习时,可以让两个人互相评比,给对方指出不足的地方,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入一些小的游戏。例如两个人比赛,一个人抛出球后,另一个人站在球的落地点进行抛球,看谁最靠近中心,抛的最远。最后在做游戏的时候应注意教师的站位,因为是接力跑游戏,教师不应站在中间,应站在排头前十米处左右,这样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四组的同学,及时发现他们在游戏出现的问题。

以上就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总之,在教学内容、时间、结构上安排的都比较合理。但还应注意一些小的细节,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汲取本次课的教训,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实心球教学反思4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实心球》一课我从教案的设计上进行改变,使课的目标更具体细化、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合作、创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教学资料上看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整合。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散点自锻、分组结伴(分组创新尝试练习),如:创想试投这一环节中,经过言语启发、鼓励,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进取创想、合作探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坐式、跪式、蹲式、立式模仿练习,学生的进取参与和创想也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习进取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实心球》一课学生在”模仿创想试投”的自主学习中,为了使学生体验欢乐和成功,我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势,在坐式创想练习中,学生大胆创新、进取尝试;在立式创想练习时,学生分组合作,显示出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齐研究性学习。在《实心球》一课的实践反思中,我感到对教材的目标把握还得深究,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本事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

还得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

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善的地方是:

1、由于创想活动的时间我没有掌握好,只好把调节游戏给省了,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教学中,虽然仅有短短的两分钟,可是却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使整节课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我今后要更加注意。

2、“创想试投”的教学设计上,我还要动些脑筋,采用更多的不一样形式进行教学,注意小组成员间的通力配合。在巡视指导方面,我照顾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应更加注意对差生(行为偏差生、完成动作不好的学生)的帮忙,使他们取得提高,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让他们体会到提高、成功的喜悦。

实心球教学反思5

组内的这次同题异构课的资料为“实心球”,在观摩了其他教师的课以及自我上下来以后,对本节课进行了一些教学反思:

1、课前准备:认真的进行备课,研究教材,熟悉教材,也对双手原地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进行了练习,同时也针对动作的重点、难点寻找练习的方式。但在“备场地”上这一块上没有做好,篮球场上设置了两块练习场地,导致课上要进行大幅度地队伍调动,浪费时间。

2、课中:太过于想要学生能够记住教师所讲,而忽略了精讲多练,也正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起一片练习场地,而使得学生练习的不“精”,在最终组织的小比赛中,采用让学生自我累积加分的形式,虽然当时气氛很热烈,学生都很进取,却也有弊端,就是学生胡乱加分。

3、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因为感觉时间紧张,就让学生将实心球放在了脚边,虽然意识到了安全隐患,但没有及时让学生停止练习,将球放回框中。

同时在观看了其他教师的课以后,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有的教师利用一个“话题”串起一节课,有的教师利用羽毛球进行挥臂练习,再到利用羽毛球做身体素质的练习,将器材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都给我今后上公开课带去了经验。

实心球教学反思6

我选择双手向前抛实心球作为本课的主教材,而齐心协力作为辅教材。以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作为次要目的。改变以往教师不教动作,学生自由活动的模式。在整堂课中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让学生尝试体验,挑战目标练习达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虽然我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我接到上本次课的任务,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此次课的准备上我不够充分。具体表现在:对教材吃得不够透彻。特别是在示范教学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尤其是在讲授站姿时,我没有强调脚的要求。准确的教学是在抛的过程中双脚是不能离地的。这一点我没有说清楚。另外,我在让学生进行目标练习的时候,定的目标脱离的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得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很难达成目标。再次,游戏环节我对游戏的技术含量要求定的不高,学生练习的负荷难以体现。这几点主要是我在进行备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改正过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我采取了多种教法与学法。成功体验法,创设一定的获取成功的一此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示范法,突出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及模仿思维能力;学导法,针对学生练习,教师进进行有目不暇接的的辅导;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装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练习法,体会抛、推的用力情况及出手角度的把握;重复练习法,技能目不暇接标的达成;成功体验法,达到一定的目标,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实心球抛练习比较单调,学生在技能和力量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因而要求学生统一的规定和纪律,并要求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投掷,在组织队形时,把学生分成男女二大组,沿跑道边线间隔5米左右,以确保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先看教师的出手方法和角度,模仿练习,让学生互相之间纠正动作,在场地上画几个小园圈,要视学生的情况体现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用上述各种姿势向园内投掷,先练习后比赛,再一个练习方法是画三条投掷线,成绩好的在最后的线上,中等的在中间线上,差一点的最前面的线上,看是否都能超出目标线,假如第一次站在最前面的线上投过了目标线,那未第二次投可以站到第二条线上投掷,看是否也能投到目标线上,培养学生成功的欲望。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形成主动参与的氛围,为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课中不仅鼓励学生参与,而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教师自己的角色放在导演的位置上,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掌握技能的方法。

实心球教学反思7

实心球教学是投掷类中或许看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一项,因为他不像铅球,可以滑步,像手榴弹等可以交叉步,然而从我们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却不乐观。学生对“原地双手掷实心球”不习惯,两手握着实心球都像托着个盘子,手心悬空,几个手指头抵着球面,出手时就像盘子落地,根本就没有往前掷的感觉,更多的情况就是直线下砸,没有几个同学有所谓的高度。

今天下午听了董娟老师的一堂实心球课。整堂课的纪律比较好,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也比较到位,在这其中离不开董老师的口令教学(一拿球,二后仰,三抛投);对于整个连贯动作老师采用了(张开嘴巴我最行,笑脸在哪里,身体后仰,眼看上方)。这样的口令把学生平时容易犯的错误(拿球、背弓不到位)等现象降到了最低点,学生整体掌握程度比较好。

但是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准备活动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更有针对性,采取合理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师示范的时候是否可以将学生分成左右各两列,教师在中间示范,以便于学生看得更加清楚;学生练习时存在的错误,教师可指名学生分别做示范,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准确与不足,这样是否更好一些。

实心球教学反思8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枯燥又乏味的项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实心球成绩是我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资料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组织本事,创新本事,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团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教授的群体是水平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期,朝气蓬勃,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独立性。如果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能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可是六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贴合学生生理特点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的交互教学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性。我主要经过启发诱导,讲解示范,激励评价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经过观察模仿,尝试练习,展示竞赛等方法循序渐进的掌握本课所学技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反复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运动技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双手前抛实心球所带来的乐趣和魅力,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真谛所在。

本次课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和安排教材,经过以实心球为中心创设一种团结互助、协同合作、进取向上的教与学的氛围,同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育的乐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由于实心球有必须的危险性,所以加强学生的保护,保障学生安全,我采用有哨子统一指挥,根据学生的投掷成绩,又在地面画出3条线,旨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更好地到达锻炼学生,提高配合与合作本事。而投掷实心球主要是以上肢运动为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设计了换物接力游戏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采用比赛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最终由于我教学经验的不足,存在了很多能够改善的地方,经过李教师的指导总结,归纳如下:体育委员应当整队的;在练习顶上胯下传球小游戏时队伍与队伍之间的距离要拉开点;前抛实心球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当实心球滚到对面时,强调对面学生要用脚抵住球;在巡视指导方面,照顾的范围不大,应加强注意对差生的帮忙等。我很感激李教师的分析,我将继续努力,多向李教师及身边的教师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成长起来。

实心球教学反思9

一、本课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是正面双手掷实心球,这是一项技术比较强的项目。五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他们爱玩、爱动,模仿能力强,同时有强烈的求胜好强心理,具有一定的分析、思辩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点变得很重要。

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协调素质;70%以上学生能正确的用力顺序及做到背弓充分,达成个人目标。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竟争,互帮互学及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课的重点:是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难点:是上下肢用力协调及背弓充分。

二、本课自认为成功之处

1、巧妙激趣,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不难,本课通过巧妙激趣的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首先,在开始部分通过自制的器材——“投石器”的演示来引入本课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做才能把球掷的更远。引出“满弓”这一技术关键词。课中,利用多种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2、自编动作要领口诀让学生更好掌握技术动作。

为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掌握前掷实心球动作要领,课前教师自编了动作要领口诀:“两脚前后站,持球头后方,上体成满弓,用力抛向前”。让学生边默读要领口诀边体验动作要领进行练习,体会投掷实心球各个技术环节,建立动作概念。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本课重点难点将得到再次突破。

3、课中不时进行了德育渗透

在一节课中,表扬与批评是必要的,表扬有激励作用,批评有遏止作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效的进行表扬与批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如:学生在捡球中发现有人抢球等危险动作,我就表扬相互礼让的同学,从而纠正学生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再次发生,不时进行一些德育方面的渗透。

4、利用游戏进行补充练习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投掷实心球,是以上肢练习为主,因此在后面设计的游戏是以下肢活动为主,进行补充练习,促进身体平衡发展。十字接力游戏,提升课的运动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

三、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语言不够精炼精炼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提问和讲解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它能有效吸引听课老师的耳朵。我这节课,语言不够精炼,讲话有时比较随意,没有做到真正的精讲多练。

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由于这节课的主教材是投掷内容,本人重点加强组织纪律性,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保证安全有序地进行练习,这无可非议,也是必须的。但是纵观全课,自己感觉我对课堂、对学生统领得过死,收放的火候掌握得不是很恰当。

3、队伍调整太随意

上课对队伍调动时,口令使用不规范,随意性很大,一句明确清晰的口令可以使队伍更加精炼,队伍的调整有序,纪律性更强,也能决定你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4、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不够,没有很好的区别对待,加强对掌握较差学生的指导或降低要求分层练习。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教学中有待加强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上下来给自己又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提高。本节课虽已结束,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只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只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才会更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更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无定法,还需要自己多加揣摸,努力提高,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的让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实心球教学反思10

授课教师:

通过对高一年级6个班前掷实心球教学后,感觉有成功的也有不足之处。如:(实心球出手无力,或未完成掷球动作,实心球就离手;向下掷实心球,几乎不存在抛物线。)下面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一、实心球出手角度太大,高而不远。

产生原因:

1.只是向前上方伸直肘关节,而不是向前上方做鞭打动作,近似投篮动作;2.肩关节灵活性差,两臂无法向后引,造成掷球时工作距离太短,使掷出的球只是向上抛;3.最后用力时,没有适当的收腹,使身体没有正常的前倾,或没有适当的扣腕拔球动作。

纠正建议:

1.先用单臂交替向前上方做鞭打练习,并结合蹬地、重心前移、收腹动作,然后双臂同时进行。动作由慢到快,逐步过渡;2.多做压肩练习,以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两人一组相互同时压肩,也可在单杠、肋木上做压肩练习。另外,学生持球时,教师一手轻托学生持球的手,一手轻顶学生的背,使其所持的球尽量向脑后上方引。

二、开始掷球时,先屈肘将球降至脑后下方再掷球,用不上以胸带臂的力量,

产生原因:

1不理解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2将向后下屈肘误解为向后引臂。

纠正建议:

1.再次强调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2.教师示范区别向后下屈肘和向后上引臂动作,然后教师一手轻托持球手,一手轻顶练习者的背,使其感觉向后上方引臂。学生经过练习后,在掌握技术和提高成绩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学生提高更大的成绩,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在单元计划里增加了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我总觉得少了一些内容,那就是发展下肢和躯干的力量,以后需改进的地方。

实心球教学反思11

投掷实心球,是小学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但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在体育课中要“动中学、动中健、动中乐”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下面就实心球的教学做一个反思:

一、玩中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组体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玩,愉悦身心。从教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二、玩中学

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双手头上持实心球屈肘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以及重心的移动。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向后的实心球传递接力,一个是向前的传递接力。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双手头上持实心球屈肘和脚步重心的移动”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很快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体验获得了知识。

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语言不能太单调,没有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投的远时,我只说了“真不错”,“好”等语言,语言过于平淡,大众化,对学生没有激励。

通过反思,我看到了教学上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发扬优点,改正不足问题,深挖教材,多研究学生,杜绝低效课堂现象发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实心球教学反思12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取学习方法。

《实心球》一课我从教案的设计上进行改变,使课的目标更具体细化、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合作、创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教学资料上看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整合。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散点自锻、分组结伴(分组创新尝试练习),如:创想试投这一环节中,透过言语启发、鼓励,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用心创想、合作探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坐式、跪式、蹲式、立式模仿练习,学生的用心参与和创想也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用心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实心球》一课学生在”模仿创想试投”的自主学习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我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势,在坐式创想练习中,学生大胆创新、用心尝试;在立式创想练习时,学生分组合作,显示出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齐研究性学习。在《实心球》一课的实践反思中,我感到对教材的目标把握还得深究,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潜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还得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

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善的地方是:

1、由于创想活动的时间我没有掌握好,只好把调节游戏给省了,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教学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是却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使整节课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我今后要更加注意。

2、“创想试投”的教学设计上,我还要动些脑筋,采用更多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注意小组成员间的通力配合。在巡视指导方面,我照顾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应更加注意对差生(行为偏差生、完成动作不好的学生)的帮忙,使他们取得进步,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让他们体会到进步、成功的喜悦!

实心球教学反思13

今日是我教五年级投实心球的第三次课了,他们已经都能做出准确的投掷动作,动作方法也讲过很多次了,大概他们都能背出来了,但就是在远度上没有突破,感觉他们已经对这个没兴趣了,于是我就苦恼了,怎样才能有提高呢?我苦想了很久,看到了那个装实心球的筐子了,脑子里突然出现一句话:“小学阶段的孩子们都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有游戏的课堂,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很渴望玩”。

我脑袋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来次比赛呢?于是我让学生们站成一排,把筐子放在他们平时投球距离再远一点的地方:“同学们这次我们看谁能把球投进筐子里面。”就这样课堂再次活跃了起来,让他们觉得投实心球原先还这么有意思,他们都争着想试试,并且进球的人那种感觉真实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有的趴在地上拍着双手不停的高呼:“我最终投进去了”并且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女生也居然喜欢上了,都想来试试。再想想以前他们可是一听到投实心球就没有心境,可是此刻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这是这节课让我觉得最欣慰的地方,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让教师也觉得很简便。

同样的项目、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不一样样的教学方法,却收到了不一样样效果,这让我很受启发。

实心球教学反思14

我选择双手向前抛实心球作为本课的主教材,运送物资作为辅教材。以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为主要目的。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整堂课中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过让学生尝试体验,挑战目标练习达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我采取了多种教法与学法。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构成主动参与的氛围,为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课中不仅仅鼓励学生参与,并且进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教师自我的主角放在导演的位置上,让学生自我去寻找解决问题掌握技能的方法。

存在不足:

1、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些“放不开”,总担心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说不到“点儿”上,总想替学生补充,这样就会使探究不够完全自主,降低培养学生探究本事的标准。

2、在教学讨论的环节上,忽略了“腿用力蹬地”这一细节,只是一提而过,如果当时再让学生多模仿体验几次,对于掌握动作技术来说会更有效。

3、如果再安排一个比赛的游戏,使学生把技术转化为本事,我想效果会更好些,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4、课后的放松部分没有安排,如果安排放松操就更好了。

实心球教学反思15

总体来说本节前抛实心球的体育课上的比较成功,课堂上教师能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只是适时指导评价,让学生间互相指导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设计方面:

首先,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比赛、游戏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都投入在练习上。练习时,教师示范,学生小组合作练习、互相学习。

其次,从准备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球类韵律操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练习兴趣高涨,。

再次,教学设计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优势,教学中教师对小组的每次合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教学设计为小组探究留有充分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合作创新。

二、评价方式:学生在本堂课上精神饱满,课上教师利用及时客观的评价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学习效果很好。课上我首先做好表率,示范动作既标准又规范,刺激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注意我的动作,这也促使我课上始终精力充沛。在课上我尽量少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认真的观察,亲身的体会,给学生大胆创新的空间,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教学指引,纠正学生的动作要领。在准备部分中,各个小组积极合作,勇敢尝试,虽然有的创新游戏质量有待提高,但是学生的表现还是得到了教师的鼓励,这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同时也体验到了参与体育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大脑活跃、思维灵敏。课堂教学时,我努力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小组合作状态,及时捕捉学生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度的评价,激发积极的参与合作的情绪,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创新空间。我及时调整上课气氛,做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学生通过本课提高了与人合作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提升了自信心。大部分同学初步掌握了主教材双手前抛实心球技术。

三、课堂评价评价方面:

1、学生互评:学习中,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

2、小组之间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小组间的竞争,互相比较互相评价,促进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练习质量。

3、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教师利用激励性的语言适时适度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不足点:

1、课堂时间把握不到位,学生在前抛实心球动作技术学习时时间较短。

2、课堂上对于学困生指导所用时间较少,达不到百分百让学生掌握动作的目的。

3、部分小组长控制全组学习训练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