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说课稿锦集七篇

学问乐 人气:9.23K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历史说课稿锦集七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和前几课联系紧密。中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国门被强迫打开,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课主要从“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这三个题目介绍清末民初社会的变迁,突出了社会生活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都属于实际生活的典型事例,理论性不强,意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这个年龄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然相对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参与意识很强,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生活习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对其内涵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道照相术,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出现的原因。

3. 了解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确定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加工整理所收集的资料,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汇报会,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各小组探究的结果。

2、 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表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学目标理解及学生实际的了解,我将本课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理解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时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确定此教学方法。)

六、教具选择: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组:科技组、礼仪组、服饰组。

2、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提纲。

3、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4、推荐资料:《老照片》丛书、电影《西洋镜》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检测学习效果。

(三)成果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2、教师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总结深化。

(四)、归纳拓展:

学生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教师纠正或补充、深化,提升学生的认识。

九、练习:中考链接。

强化训练中考考点。

十、小结和板书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梳理知识的能力。

十一、反思:

优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交流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足: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历史说课稿 篇2

一、专题名称:《中国近代经济转型(1840—1949》

二、对本专题的说明

1、本专题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从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来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过程中,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继出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从高考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意义

(1)透过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做出的反应,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原因。

(2)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具体表现形式。

(3)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以及成因。

(4)多角度剖析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从学生学习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重要性

(1)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2)运用“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进行探究,提高探究历史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特点以及成因。

(3)通过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四、专题复习目标

(1)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及其影响

(2)民族经济的举步维艰

五、重点、难点说明

重点: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难点: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

说明:

1、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工业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渗透,客观上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转型。同时,中国面对这种形势,做出反应,政府和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启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因此,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对我们把握近代经济转型的表现以及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故为本课重点。

2、中国近代经济转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在中国近代的文明演进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呈现出步履艰难、道路坎坷的特点,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现实社会中改革意义的理解,故为本课难点。

六、[训练设计]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回答:

(1)上表统计资料中的三种企业依次分别属于哪三种性质的资本?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

(2)根据上表资料,与第一时期相比较,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有哪些变化?结合1895年以后的有关历史分析说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技能比赛说课稿《中国近代经济转型》

历史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2.能力培养

(1)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思想教育

(1)通过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执着与严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发愤努力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史学方面介绍了司马光及其著作《资治通鉴》。文学分两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宋词的形成和成就,二是元曲的形成和成就。史学和文学是本课的重点,突出反映了宋元文化面貌。本节课的难点则是元曲和风俗画产生的原因,这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板书和放映资料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

(二)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三)学习新课

1.史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提问: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思考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资治通鉴》,多媒体显示此书)《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要求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司马光。显示司马光头像)

(1)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什么人?你以前知道他吗?(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联系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的司马光干什么呢?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耗费了司马光大量的心血,前后用了19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仅一部分草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要求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这本著作)《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

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中国古代还有一位姓司马的史学家,他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按什么体例写《史记》的呢?也是编年体吗?(要求学生回答)《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例呢?它与编年体有哪些不同?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多媒体显示表格,各项内容逐次出现,师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填充表格)

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

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要求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教师简单总结)

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文学:意境悠远的宋词

(要求学生读课本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要求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

宋词

①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

②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

A.(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要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苏词的风格特点。

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显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全文)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要求学生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这首词的含义是:昨天晚上雨小而风急,早晨醒来,余醉中寻问侍女,一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词人不满地驳道,应该是绿叶多而红花少。(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

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要求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这首词的含义是:醉酒时也不忘拨亮灯光来看心爱的宝剑,睡梦中也似乎听到雄壮的军号声,看见士兵正在吃肉,乐队正在演奏战歌,军队正在被检阅,骑着飞快的马,拉开强劲的弓,英勇作战,奋勇杀敌,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赢得爱国的美名。只可惜我已是年老无力了。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渴望驰骋沙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却已不再有这个机会与能力。表现了有志报国而不得伸的悲愤,但仍可看出他那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的豪迈风格。这与苏轼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

3.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

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0年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

4.艺术(选修)

(1)绘画。我国绘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到宋元时,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样,技巧更为成熟,基本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其中风俗画是一种新的形式。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高雅与深奥,风俗画直接表现大众生活,更为通俗易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呢?(提示学生参考元曲产生的原因思考)风俗画出现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也构成了两宋绘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重要代表作。(显示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讲解)此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面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北宋晚期东京城郊的景色。宽阔的平原,嫩绿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派清新自然的城郊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的“虹桥”的景象,横跨汴河的大桥,急流中的运船,匆忙赶路的轿子和马等,表现了交通运输的紧张与繁忙。第三部分描绘了城市街景。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特色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东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整幅画内容丰富,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犹如带你从城郊通过虹桥逛了一趟东京城,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史料价值。我们课本上还有一幅《村童闹学图》的风俗画,描绘了村重课间嬉闹的场面,生动活泼,形象逼真,非常贴近生活。

宋元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列举出几个?(要求学生回答)他们有荆浩、黄筌、徐熙、宋徽宗、顾宏中、赵孟頫等。宋徽宗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亡国之君,但在书画方面却很出色,是一流的书画家,画花鸟画相当出色。元朝的赵孟頫,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无不精细传神,他的作品被誉为“神品”。

(2)书法。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其中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书法家。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史学方面,司马光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学方面,“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绘画与书法也是异彩纷呈,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共同描绘了宋元的历史画卷。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不禁为先人所折服,也不禁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

(五)练习题

1.选择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国别史

2.连线题

苏轼《破阵子》 清新委婉

辛弃疾《如梦令》 豪迈奔放

李清照《念奴娇》 豪放悲壮

历史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北方的民族汇聚》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2课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而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内迁的少数民族;了解北魏孝文帝的内容及影响;评价孝文帝改革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评价孝文帝孝文帝改革,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理解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认识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也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孝文帝改革

二、说学情

学生已学习了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对民族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而且初一的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并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没有形成,而且由于受到固有的思维的影响,未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因此,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节课评价秦始皇的方法,在教师提供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读、讲、议、练”的综合教学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给以鼓励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四、说学法

史料研习法:教师提供史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地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通过阅读图书或者上网的方式了解孝文帝的生平

依据:让学生对孝文帝和孝文帝改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迁带来什么影响?

(2)北人南迁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方法缓解这种危机?

依据: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电脑展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课本P113—P114的内容,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2)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3)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哪里?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的时候,与中原汉族人民不仅会出现冲突的情况,还会出现民族汇聚,而且民族汇聚逐渐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为下一子目内容的学习提供背景。

依据:本内容是课文的小字部分,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和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改革的背景

教师以讲授法的形式简单介绍北魏统一北方的情况,为孝文帝改革提供背景。同时电脑展示孝文帝的图片及简介,并让学生讲一两个孝文帝的故事。

依据:让学生在故事中领略孝文帝的精神品质,为后来评价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以讲故事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改革的措施

展示《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孝文帝改革的艰难性,感受孝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资治通鉴》的选段和图片《汉服佣》、《胡服俑》,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讨论并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依据:培养学生史料研读的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3)影响

引导学生辩论:孝文帝改革有没有起到作用?他的改革究竟是利还是是弊?

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孝文帝改革虽然使鲜卑族消失,但他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依据:以辩论赛的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突破难点。

(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深化主题。

历史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历史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科举制的创立>>。(板书标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及科举制的影响。学习这一课对于学习隋唐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本课的难点是: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联系,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主要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法、对比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及联系实际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现实引入法,联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通过高考制度引出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由此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握课本基础知识。

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针对重难点,精讲点拨

科举制的诞生

本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1) 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致把握科举制诞生的基本知识。继而进一步提问:

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弊端。这样自然引出隋朝建立不久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而创立出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2)然后进一步设问:在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诞生的?总结科举制创立的过程。通过这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过将科举考试与原来的选官制度作比较,学生能加深理解“科举制度”,为后面学习科举制的影响作好铺垫。

紧接着思考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阶层人带来什么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这几个题目的设置,很自然地总结出科举考试诞生的意义,为以后的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的完善

1)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要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你讲考哪些科目?让学生了解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

2)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提出问题: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并运用图片展示科举的有关图片和具体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难点鉴于这一综合较强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提问):

设置问题:唐太宗、唐玄宗统治措施中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引出科举制对选拔人才的影响。

对于唐太宗的贡献,让学生阅读P18的第二段内容,加以归纳。然后多媒体出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3)然后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指出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后对科举制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得出结论。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9第三段的内容。对外国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第 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并多媒体出示第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课堂小结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以板书作结。)

(4)检测反馈

以基础知识为依据,精选习题,由易到难,有梯度的加强难度,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疑惑并指导解题方法。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历史说课稿 篇7

课件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二课的内容,在进化论提出前,关于生命起源问题上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两种不同的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则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神学世观,揭示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了近代世界科学的进程,在生物学、社会学、思想界、宗教界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中外对比联系加以突破)

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通过史实结合进行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神创说、上帝创世说;细胞和细胞学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及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思想界、科学界、宗教界和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能力目标:1、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世说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通过理解进化论的影响,探究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明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意义

德育目标:1、使学生明白迷信、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社会落后滋生愚昧、迷信,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通过进化论的创立,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才赢得了科学的进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吃苦精神和毅力品质的目的。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1、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学生并不生疏,因此要注重教学上的情景设置和参与性: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设问—讨论回答—思考补充—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

2、针对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的内容不易综合,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论从史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其历史活动的最佳状态。

学法:

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在生物学中已有所学习,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在学法上加强指导:学生先带问题预习,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程序

1、用问题引入新课:地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已发现的生物中有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那么这些生物的来源是什么呢?然后由学生讨论并阐述一些观点。接着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人类社会一直在探讨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的观点很多,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和进化说。

2、再用问题引入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会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这些说法科学吗?它们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学生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长期盛行的原因并结合教材和对神创说作出评价。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3、神创说并不能解释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在今天人们更多支持的是进化说。由此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础,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进化论?由此引出达尔文的进话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理论基础和达尔文个人因素五个方面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并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去分析、概括。(其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理论基础反面结合课文和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概括;达尔文个人因素方面结合历史材料和自己的了解进行概括)

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崇尚礼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又是什么?(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3)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引导学生从它对欧洲思想界、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去分析。

对欧洲思想界——冲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生命界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四、说板书设计和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一、谁是万物的创造者:

1、世界神创说(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内容:信仰至高无上的创世神,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

2、上帝创世说(原因:同上。内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泥土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进化论诞生的条件和原因: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崇尚礼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进化论诞生的标志和内容: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3、进化论产生的历史影响:对欧洲思想界——冲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生命界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