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自荐(网友来稿)

学问乐 人气:2.71W

梁申勇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二中 凌云

提起自荐,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毛遂。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赵胜门下的千名食客之一,三年中从未显山露水。秦兵进攻赵国,平原君要到楚国去求援,在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具备的人跟随,已挑定19个,还差一个,毛遂于是自我推荐跟随他去。平原君和楚王谈了半天没有结果,亏得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兵去救赵国。他凭着自己出色的才智和过人的勇气帮助平原君赢得了赵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毛遂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踌躇满志,胸怀一身本事,想为国为民请命。真是国家有幸,人民有幸,志士有幸!

然而,纵观历史,自荐者多矣,而成功者寥寥也。就拿毛遂来说,当初平原君选人,人数不够,毛遂自荐了。有一段对话: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下毛遂,问道:“先生到我这里几年了?” 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带着讽刺的口吻说:“大凡有才能的人,就象锥子装在布袋里一样,那锋利的锥尖立刻就会露出来,你在这里已经三年了,我怎么没有听到你有何本领?这次去楚国,肩负着求援兵救社稷的重任,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是不能同去的,你就留下来好了。” 可见毛遂自荐之初,平原君对他的才能是怀疑的。

好在毛遂就是毛遂,只听他对平原君说:“今天你就把我装进布袋吧!要是早把我装进布袋,连整个锥子都已钻出来了,哪会只露一点尖呢?”于是平原君带着毛遂等二十人出使楚国。毛遂果然不负所望,脱颖而出,成就大事。平原君回到邯郸,见了赵孝成王,说:“这一回出使楚国,多亏了毛先生。他那三寸长的舌头,真比百万雄兵还要强啊”!

当今社会,从人才市场到企业,人人都必须是毛遂,人人都必须会自荐,过去那种大学毕业后坐等分配,拿了分配单到单位报到,然后向领导表态“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自愿”等等,早已一去不复返。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们,从大二大三就四处打探,寻门路,托关系,再精心制作求职材料,这些基础工程,早已令当年毛遂自愧不如。但从人流如潮的人才市场冷眼看去,知己不知彼,知彼不知己,甚或两不知者为数还不少。推销自己,却不一定受到重用。往往是用人单位对你初入岗位不熟悉,或虽熟悉但由于短期利益使然,不相信或不敢启用你,将你闲置一旁,美其名曰:考察锻炼。一旦长久不用,再来安慰道:是英雄总有用武之地。呜呼!英雄迟暮,廉颇老矣,倘若不转岗他去,那就只有等来世再用吧。

笔者想,毛遂是幸运的.。假定当年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呆下去而没有碰上那个代表团缺人的机会,他能拔尖而出吗?假如毛遂自荐而平原君坚决不许他随行,他能拔尖而出吗?假如二十人的代表团到楚国后谈判一帆风顺,用不着毛遂的"三寸之舌",没有一个关键时刻好让他显现他的勇敢和机智,他能拔尖而出吗?

由此可以推想,发现人才是不容易的,重用人才就更难。如果一个人虽然敢于自荐,但苦于没有锻炼的机会,加上领导顾虑重重,不敢试用他,始终把他像锥子那样放在布袋中,他就根本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据说毛遂花了3年时间观察平原君,深知其礼贤下士,所以才下决心屈居门客,等着出人头地,避免明珠暗投;他又深知,动荡时期必有英雄用武之地,跟着干大事业的平原君,定能施展聪明才智,但要脚踏实地,耐住寂寞;毛遂还懂得,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该出手时就出手,毅然脱颖而出,勇挑重担。终于,毛遂怀揣“锥子”于胸,有朝一日露出“锋芒”,赢得君王大赞:“你小子强于百万之师!”

如果我拥有一身本事,我情愿锥藏布袋,待人发现,哪怕锥锈袋穿,也不想自荐。

作者邮箱:

TAGS:自荐 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