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学问乐 人气:3.26W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

一、函数的概念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数学中,变量为x,而y则随x值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数值是不随变量而改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

自变量(函数):一个与它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它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因变量(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函数)有且只有唯一值与其相对应。

函数值:在y是x的函数中,x确定一个值,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当x取a时,y就随之确定为b,b就叫做a的函数值。

二、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了解类比法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幂函数的性质及运用

难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购买的水果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

(总结: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这里p是w的函数)

问题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这里S是a的函数。

问题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这里V是a的函数。

问题4:如果正方形场地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这里a是S的函数。

问题5:如果某人s内骑车行进了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这里v是t的函数。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数学模型,你能发现以上几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点吗?(右边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类函数的几个具体代表,如果让你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的话,你将会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呢?(变量在底数位置,解析式右边都是幂的形式)(适当引导:从自变量所处的位置这个角度)(引入新课,书写课题)

二、新课讲解

由学生讨论,(教师可提示p=w可看成p=w1)总结,即可得出:p=w,s=a2,a=s,v=t-1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

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function),其中是自变量,是常数。

1、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结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都是我们高中数学中研究的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从它们的解析式看有如下区别:对幂函数来说,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对指数函数来说,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例1判别下列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

①y=②y=2x2③y=x④y=x2+x⑤y=-x3⑥⑦⑧⑨(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2、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研究函数应该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前面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研究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3、幂函数的定义域是否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一样,具有相同的定义域?

(学生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引导学生举例研究。结论:幂指数不同,定义域并不完全相同,应区别对待。)教师指出:幂函数y=xn中,当n=0时,其表达式y=x0=1;定义域为(-∞,0)U(0,+∞),特别强调,当x为任何非零实数时,函数的值均为1,图象是从点(0,1)出发,平行于x轴的两条射线,但点(0,1)要除外。)

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①y=x②y=③y=x④y=x

(学生解答,并归纳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简单归纳:分数指数应化成根式,负指数写成正数指数再写出定义域。幂函数的奇偶性也应具体分析。)

4、上述函数①y=x②y=③y=x④y=x的单调性如何?如何判断?

(学生思考,引导作图可得。并加上y=x和y=x-1图象)接下来,在同一坐标系中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将学生作图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指出优点和错误之处。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见后附图1

让学生观察图象,看单调性、以及还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注意学生叙述的严密性。)

教师总评: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3)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区间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图象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

5、通过观察例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1)正偶数、(2)正奇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性质?

学生思考,教师讲评:

(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偶数时,函数都是偶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

(2)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奇数时,函数都是奇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

例3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和单调性:①y=x②y=x③y=x。

例4简单应用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0.75,0.76;

②(-0.95),(-0.96);

③0.23,0.24;

④0.31,0.31

例5简单应用2:幂函数y=(m-3m-3)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m的值。

例6简单应用2:

已知(a+1)<(3-2a),试求a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1、幂函数的概念及其指数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2、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幂函数的性质。

布置作业:

课本p.732、3、4、思考5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2

一、教材资料分析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资料,函数的表示法是“函数及其表示”这一节的主要资料之一。学习函数的表示法,不仅仅是研究函数本身和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也是加深对函数概念理解所必须的。同时,基于高中阶段所接触的许多函数均可用几种不一样的方式表示,因而学习函数的表示也是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表示方法的重要过程。

学生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比较习惯于用解析式表示函数,但这是对函数很不全面的认识。在本节中,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一样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函数的不一样表示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忙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异常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使函数在数形结合上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在研究函数时,应充分发挥图象直观的作用;在研究图象时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新课改的理念,我从知识、本事和情感三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经过具体的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2、经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能根据不一样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发展学生思维本事。

3、经过一些实际生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表示的必要性;经过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结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高中阶段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三种表示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所以,教学中应当多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比较、选择函数模型表示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整体理解,而不再误以为函数都是能够写出解析式的。

(2)分段函数很多存在,但比较繁琐。一方面,要加强用分段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的实践,另一方面,还能够经过动画模拟,让学生体验到,分段函数的问题应当分段解决,然后再综合。这也为下一步研究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打下伏笔。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一)本节课的教法特点

根据教学资料,结合学生的具体情景,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动脑,调动学生进取性,充分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函数来处理信息的本事。

(二)本节课预期效果

1、经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

创造问题情景这种情景的创设以具体事例出发,印象深刻。所以在引入时先从函数的三要素入手,强调要素之一对应关系,然后给出三个具体实例:

(1)炮弹发射时,距离地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景;

(2)用图表的形式给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景。

指出每种对应分别以怎样的形式展现。引出函数的表示方法这一课题。因为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会根据不一样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会选择的前提是理解,这些完全靠学生的现实经验,让学生自我去发现各自的优劣。这为第一道例题打下基础。

例1经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用三种不一样的表示方法来表示的同一个函数,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加深学生对三种表示法的深刻理解。学生思考函数表示法的规定。注意本例的设问,此处“y=f(x)”有三种含义,它能够是解析表达式,能够是图象,也能够是对应值表。

由于这个函数的图象由一些离散的点组成,与以前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曲线不一样。经过本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值域是一个整体、函数y=5x不一样于函数y=5x(x∈{1,2,3,4,5}),前者的图象是(连续的)直线,而后者是5个离散的点。由此认识到:“函数图象既能够是连续的曲线,也能够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并明确:如何确定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方法

2、让学生会根据不一样的实例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例2用表格法表示了函数。要“对这三位运动员的成绩做一个分析”不太方便,所以需要改变函数表示的方法,选择图象法比较恰当。教学中,先不必直接把图象法告诉学生,能够让学生说说自我是如何分析的,选择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三个函数、经过比较各种不一样的表示方法,达成共识:用图象法比较好。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函数表示法的本事。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获得结论、比如总体水平(朱启南成绩好)、变化趋势(刘天佑的成绩在逐步提高)、与运动员的平均分的比较,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获取有用信息的本事。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图中的虚线不是函数图象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用虚线连接散点,主要是为了区分这三个函数,直观感受三个函数的图象具有整体性,也便于分析成绩情景,加以比较。

3、经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分段函数及其表示

生活中有很多能够用分段函数描述的实际问题,如出租车的计费、个人所得税纳税税额等等。经过例3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分段函数及其表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给出了实际情景的模拟。能够使函数在数与形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经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3

学习内容:

1、二次函数的概念;

2、二次函数的图象;

3、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习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与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判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会求顶点坐标,会判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会判断并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会判断增减性,等等。

3、由图象能确定a、b、c、△的符号,及判定。

学习重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运用。

学习难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以及理解y=a(x-h)2+h型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ax2平移而得到的。

例题分析

第一阶梯

例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1、2、y=3x2

3、4、y=-3x2

提示:

以上四个二次函数我们在列表时首先在所列的表正中位置选择点(0,0),然后再在两边找对应的点,画好图象后就能发现首先确定点(0,0)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七、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八、巩固练习

(略)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

教学重点:

重点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难点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材料一:幂函数定义及其图象。

一般地,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为常数。

幂函数的定义来自于实践,它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样,也是基本初等函数,同样也是一种形式定义的函数,引导学生注意辨析。

下面我们举例学习这类函数的一些性质。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作出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观察所图象,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定点

师:引导学生应用画函数的性质画图象,如:定义域、奇偶性。

师生共同分析,强调画图象易犯的错误。

材料二: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轴右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当趋于时,图象在轴上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例2、比较下列两个代数值的大小:

[例3]讨论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作出它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明函数的单调性。

练习

1.利用幂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幂的值的大小:

2.作出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讨论这个函数有哪些性质,并给出证明。

3.作出函数和函数的图象,求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区间。

4.用图象法解方程:

(1)如图所示,曲线是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已知分别取四个值,则相应图象依次为: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你能发现什么规律?